社会的曙光之二
始族时代(远古中华第二集)
社会的曙光之二
南庄头人
距今12000年,第四纪冰期最后的日子,华北的土地仍然是沼泽和湖泊。在地壳下,聚集了七,八万年的地热开始涌动,延伸到长城一带的冰盖在悄悄后退。
始族人栖息在燕山脚下,太行山坡下和湖沼的边缘。已经走出了山洞的始族人用篝火露营来抵抗寒冷,寻找避风处做住宿的地点,晚间就钻到草堆中去。冬季。冰雪是严寒的装饰,狂风是严寒的声响。在狂风肆虐的夜晚,篝火被吹散,草堆被吹跑,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篝火被熄灭。年老的,体弱的,以及孩子往往耐受不过严寒的冬天。始族人在逐年的减少,弱群并入强群。在严酷的死亡威胁面前,群与群之间出现了和谐的关系,增强了同舟共济的意识。
始族人向地下挖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泥土,就跟今天北方的地窖差不多。他们在地洞里备下食物,钻到地下去。年复一年,他们习惯了半睡半眠。下一年春暖时,从地下爬出来,拖着瘦弱的身体,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春天来了,大地开始转绿,母亲放孩子到绿地里去蹦跳。这是一块生命稀疏的世界。孩子们迎着太阳走出去,直到天晚才回来。母亲也不必问孩子做些什么。田野里,山冈上,到处都有可吃的东西。他们品尝嫩草嫩叶的滋味。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他们能够在草丛间捉到稀奇古怪的小虫子。今天的孩子怕虫子,可是,始族时代的孩子们什么也不怕。离开了母亲,他们就在小虫子中间,他们将小虫子放到自己的细密的皮毛上感觉那爬的滋味。一年里有半年的时间,孩子们跑遍了住地的四面八方,到了晚上,他们个个都吃得肚儿滚园。每个人还带些回来,说是给母亲尝尝。
男首领和他的族人带上狗去搜寻从冬眠中醒来的小动物。再稍晚,南来的涉禽到了,在沼泽和湖边产卵。他们便去拣鸟蛋。冰期里幸存下来的人口本不多,自然的食物不是很缺少,严重的威胁仍然是寒冷。
冰期的夏季很短暂,夏季刚过,山坡的粟类就开始结籽。母亲将粟的种子采回来,用“磨盘”和“磨棒”将粟的外皮去掉。这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采集粟能够补充食物的不足。
从北京人的故乡向南一,二百公里,今天的徐水地区以及更南的地区长了成片成片的粟,采也采不尽。这里的人已经能够制作陶器,用陶罐煮食粟种子。母亲们在粟粥中加进嫩叶,用来调剂口味。
河北武安出土了磁山遗址,发现磁山人将粟埋到地下,用来祭祀“祖先”。祭祀的粟有几万斤。可以推想太行文化是由小米喂养出来的。在后来的遗址中,普遍出土了用做掐谷穗的石器工具。磁山文化的时间是公元前六千年。
在徐水地区,有一个叫南庄头的地方。在南庄头出土了遗物。从这些遗物能够知道他们的一些生活情况。本文就是参照南庄头遗址编写的。有了南庄头遗址的证实,本文就称这些始族人是南庄头人。南庄头人能够制作陶器,标志已经走进了社会。推想已经实现了始族的联合,组成了村落。始族间的婚姻可能在村落的内部。
南庄头人轻轻松松地度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到了树叶黄了的时候,他们开始做过冬的准备。这个时候,扑来的野兽大多不再吃,剥了皮凉挂起来,留到冬天吃。男人们停止了狩猎和扑鱼,由首领带领一起去采集各种果实。凡是能够保留到冬天的都采集回来,不管是树上的还是地下的。他们能够在一天里往住地送回两三次。女人们即使带了孩子也将孩子背在背上去采集。她们提着树枝和韧草茎编的筐篮。
秋实的日子是短暂的,在紧张的收获中过去了。待到秋收结束,便是挖过冬的穴,挖出像士兵掩体那样半人深的坑穴,在上面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