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民国大文豪> 第39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部分 (2 / 5)

第九十三章 猴戏

1922年5月底,京剧名家杨晓楼应邀赴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5月27日《申报》14版《天蟾舞台昨晚宴客》一文:天蟾舞台、现已聘请梅兰方、杨晓楼、王风卿联袂由京抵沪,系由该台台主许绍卿亲自北上聘就南来。

此次南行众星璀璨,杨、梅除各自演出了拿手剧目外,并在沪首次演出了《霸王别姬》,轰动大上海。

林子轩带着家人一起去看了这场演出。

说实话,京剧不是他的菜,他这次来捧场是为了见一见杨晓楼。

演出结束后,在孟晓冬的父亲孟洪群的引荐下见到了杨晓楼,孟家也是梨园世家,在上海梨园行颇有声望。

林子轩此来是为了孙悟空的演员人选。

《大闹天宫》的主角是孙悟空,只要找到了合适的演员,其他配角都无所谓。

然而,孙悟空的演员不好找,想要把猴子演的惟妙惟肖,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这样一来,只能把目光转向梨园行了。

在民国时期的戏曲舞台上,孙悟空戏,俗称“猴戏”深受欢迎。

猴戏是京剧武生戏中一个特别品种,主角就一个:孙悟空。

画猴脸,动作也是专门设计的一套艺术化模仿猴子的范式,而且为了表现孙悟空的猴性与法力,更有大量高难度动作与花样,几近杂技杂耍。

它有自己的流派,分为京派和海派。

以杨晓楼为代表的“京派猴戏”主要是《安天会》、《水帘洞》、《鄱阳湖》等戏,重在功架和气度。

他在孙悟空的外型设计和动作表演上,十分注意把握这一神话人物的性格,力求“神似”而逐渐减少“形似”。

当年慈禧很喜欢杨晓楼的猴戏,慈禧曾问杨晓楼,怎么能演得这么好,杨晓楼回答说我是把猴当人演而不是把人演成猴。

“海派猴戏”的演员数量则相当多。

这都是长期在上海竞争极其激烈的演出市场中磨练而成的,不过真正的名家却不多。

只有盖教天的猴戏可以和杨晓楼相媲美。

盖教天是南派著名武生,他基本功扎实、身手矫健,表演上注重造型美和动态美,并把武术技巧化于武戏表演之中,创出了“张派猴戏”。

以张派猴为代表的海派猴戏重在细腻和灵巧。

他在上海共舞台创排《西游记》,从悟空出世一直演到被压在五行山下。

其中《水帘洞》里耍双鞭,出奇制胜,技艺纯熟。

林子轩首先找的人就是盖教天,毕竟大家都在上海,比较方便。

盖教天看完剧本后颇为犹豫。

如果是在舞台上演出,林子轩在下面拍摄,那无所谓,他能演好,但这次的电影不是在舞台上演出,而是需要生活化的演出,还要录制声音。

这就让他犯难了。

林子轩给的薪酬很高,可他担心自己演不好,从而坏了名声,为了稳妥起见,他拒绝了。

林子轩知道这些京剧名家都有所顾虑,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颇为担心,不愿意冒险尝试。

可请一个籍籍无名的演员来扮演孙悟空和请一位京剧名角来扮演孙悟空,那造成的轰动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宁愿多出钱也要请一个有名气的人。

尤其还牵扯到能不能把孙悟空演好的问题,名角们的功夫是有保障的。

他来见杨晓楼并不是真的邀请杨晓楼来演孙悟空,那不现实。

一个是杨晓楼是北方人,不可能一直在上海呆着。

拍电影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大家都耗不起。

此外,杨晓楼的名声太大了,年纪也有四十多岁,林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