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推理有沒有錯誤。推理得有依據,要依據從現場掌握和了解的大量情況。可是他掌握的現場情況簡直是太有限了:簡單的案情,那案情也是盡人皆知的,他和刑偵處的小伙子雖然很熟悉,但當時給他一個很深的感覺就是好像人人都陷在被查的自危里,所以每個人說話都很小心謹慎,雖然也給他提供了一些情況,但涉及到案件實質的情況嘴封的很死。他跟夏小琦應該是最好的,可是他記得他有一次找夏小琦聊案子,夏小琦說:&ldo;這案子按說應該有點眉目,你說那個目擊者記憶力多好呵,身高、年齡、衣著,都記住了!刻畫的這麼準確,咱們摸不出來,你說這不是咱們的失誤?&rdo;
叢明趕緊問:&ldo;穿的什麼衣服呀?&rdo;
&ldo;嗨,就那衣服吧!&rdo;夏小琦明顯的產生警覺。
當他又問:&ldo;沒說什麼步態嗎?&rdo;夏小琦就裝作沒聽見,哼著&ldo;我的中國心&rdo;一邊轉悠去了。
除了夏小琦、秦一真、王長安他們給他提供的有限的那點案件信息,他還受到了崗川正行的《兇殺案的偵破與指揮》中《關於研究犯罪人的職業特徵》,公安大學學報上的《研究分析罪犯遺留在現場的心理痕跡》的理論成果的理論啟示。是的,他把它們作為自己偵查推論的理論依據,然後他模擬犯罪人的行為揣摸犯罪人的心理進行了偵查實驗,他在做偵查實驗的時候甚至不知道現場確切的位置在哪裡,他就憑藉這些給這麼浩大的三件案子進行了如此單薄的推斷,他不得不懷疑自己……
他抬頭看看已到了新華書店,他就把車子存上,踱到店裡,直奔標有&ldo;法律&rdo;字樣的書區。
他一本本翻看著,那翻看很是盲目,很是隨意,他順手又抽出一本《法律邏輯》,那是1982年版的,他翻了翻剛想放回去,目光卻盯在正要合上的那張紙頁上:《回溯推理》。他學過的,就是當完成一個推理以後,一定要再反推回去,用反推來驗證推理中的不科學不合理的成分,把這些不科學不合理的成分推翻了,就留下了科學和合理的,留下來的就比較可靠,就占得住腳了。科學的、合理的東西是顛撲不破的,無論正著、反著,都是經得起推敲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