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在生命长河中相遇(2)
二五年五月艺人倪敏然自杀身亡,引起演艺界很大的震惊。有一个综艺节目为倪先生制作了特别节目,邀请他在演艺界的好友到节目中来叙述他们与倪先生的相处故事。这些朋友在节目中细诉着许多陈年往事,来彰显倪先生的才华与贡献,他们对倪先生的艺术成就表示赞美,他们流泪对倪先生的过世表示遗憾,他们彼此提醒日后要多联系并互相关怀。当时我心里想:如果倪先生在生前就可以听到这些话应该更有意义吧!我们常常都是等到失去亲人或朋友时才感到懊悔:懊悔没有珍惜和他相处的时光,懊悔没有多关心他,懊悔没有及时伸出援手,然后遗憾地慨叹过往岁月的忙碌与盲目。
最近一年,我亲身经历几位朋友罹患癌症和数位长辈在意外情形之下死亡,加上多起专业人士壮年猝死的案例,我渐渐感觉到我和“死亡”的关联性逐渐增加。有一天我在研究室工作了一整天,身心俱疲,但是我仍然坐在计算机前考虑是不是要继续工作下去,突然间闪出一个念头:“你再这样不知节制地工作与忙碌,也可能会猝死的。”我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一身冷汗!我并不想死于壮年,我想要健康地活到老年,因此决心认真面对自己的生活。我的思考包括: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要如何运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我想和其他人维持怎样的关系,哪些人要多花时间陪伴,哪些人要主动联系,我要将哪些事情放在优先的位置,哪些事情要用心对待,哪些事情随缘就好,做些什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烦忧,增加生活的满足感。我经验到对死亡的害怕,因而重新学习生活。米奇·艾尔邦(MitchAlbom)在他的老师莫里(MorrieSchwartz)死亡前,与老师讨论生命与死亡的议题,完成了《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一书,莫里曾说:“学会死亡,你就学会活着……”我深表同意。三米三花三在三线三书三库三 ;http://。。
本书收录了二十一篇故事,记录了绚慧与病人、家属、遗族、老人互动的经验,以及她在这些经验中的思考。绚慧在医疗机构和安老院所的工作经验,让她比一般人有更多机会近身接触衰老与死亡:与病人的互动让她理解到人面对生命即将消逝时的悲伤与恐惧;与家属的互动令她体会到人们要与家人分离时的不舍与无助;与老人的互动则让她贴近人衰老时的哀愁与孤独。本书呈现了一位助人工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的观照与体察,以及对助人工作者如何展现人性与他人互动的反省与实践。这是绚慧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笔记,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思考,我有幸先睹为快,也很乐意将本书推荐给读者。
最后以我过去所写的一段文字作结,并与读者共勉!
人生仿如一条长河,汩汩向前流去,
前行的路上会与许多人擦肩而过,
如果有幸相逢,何妨回眸一笑,
拾起人间的善意与温情,相互滋润深藏的内心,
前行之路较不孤独。
推荐序 生命河流的摆渡者(1)
推荐序生命河流的摆渡者
文:林绮云(台北护理学院生死教育与辅导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
生命是一连串失落的考验,
失业、失婚、失去亲人、失去健康,
看似失去外在事物,
其实是失去自我身、心、灵的某一部分。
在复原的路上,
承认失落,
寻找意义,
重整新自我,
重建新关系,
完成悲伤的任务,
将不难发现,
Lessismore。
2004年间,我用了一年时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