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生命的智慧> 第25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部分 (2 / 4)

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书信·致郑振铎》,1934,5,16)后者《复仇(其二)》,则以《新约全书》中的耶稣受难群众无情的故事,进行敷衍与构想。由“路人们”以看别人的杀戮或拥抱为“赏鉴”的材料的“戏剧的看客”,到残暴地以为自己谋幸福的先觉者的牺牲为“渴血的欲望”的快乐。它们所表达的孤独的先觉者对于社会上麻木庸众的复仇哲学与愤激情绪,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中对于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或“一耶稣基督,而众犹太人桀之”的愤激思想升华为一种超越具体层面的“复仇”的深层思考。鲁迅已经有20余年复仇思想的传统。至今已有民族复仇,升华为先觉者与麻木群众关系悲剧性思考。“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在于,文学家的生命哲学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阐发。它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与严密性。因此应该认识到,第一,散文诗《野草》仍然是艺术性想像的表述,而不是传达赤裸裸的哲学教义。第二,这些生命哲理非哲学家的理论哲学,而是文学家的生命感悟,所有的意义开掘都是与他的现实经历及人生体验密切关联着的。第三,我们的分析只是出于讲课需要所做的理论归纳,而实际上它们的各种思想,都是交织融会在一起,很难分清楚这一篇讲的什么,另一篇讲的又是什么,更不必去深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去梳理一些概念、意象的确定内涵了。

三.鲁迅《野草》的象征艺术

如前面我们说的,《野草》从产生初期的时候起,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都几乎一致地认为,这是现代文学中一部非常难懂的作品。追究其中的原因,这种如章衣萍、串岛等人说的“不懂得”,除了鲁迅作品包含的思想的博大精深,难于准确理解和把握以外,主要还是这部作品运用了一种与《呐喊》、《彷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就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创造者的独特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与神秘美,同时也造成了作品与读者接受之间陌生化的距离。

还是从一篇具体作品的感受差异及歧异理解开始讲起吧。80年代初,因为极度神经衰弱,睡不好觉,全身神经痛,我住进了小汤山疗养院。治疗中,医生不准看书。我偷偷带了一本薄薄的《野草》,放在枕头底下。常常是一边读,一边琢磨其中的意思。有一篇散文诗,题目叫《颓败线的颤动》,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里面写了“我”的两段梦:第一个梦,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怎样忍着羞辱与痛苦,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养活自己的两岁的女孩。妈妈看着女孩,欣慰于今天会有烧饼给自己的女儿吃了。她同却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时而“无可告诉地一望看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我”被沉重的空中的旋涡呻吟着压醒了。“我”在一间紧闭的小屋里接着在续着残梦。但这已经是隔许多年以后了。屋的内外已经这样整齐;里面是一对青年夫妻,一群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男的气忿地说:“我们没有脸见人,就是因为你,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苦害了她。倒不如小时侯饿死的好!”女的说:“使我委屈一世的就是你!”还纸着孩子们说:“还要带累他们哩!”最小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玩着一片干芦苇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大声说道:“杀!”那个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登时一怔,接着,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

她在深夜中尽走,一直走到无边的荒野;四面都是荒野,头上只有高天,并无一个虫鸟飞过。她赤身裸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于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