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情迷六月花> 第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1 / 5)

代序(1)

一个女人的自我发现历程(代序)

李杰

今天早上我哭了

我哭是因为我爱这条让我离开亨利的街道

有一天或许也会因为它让我回到亨利的身边

我哭也为了成为一个女人的过程如此痛苦

我更为了从今起不再哭泣而哭

在电影《情迷六月花》(台湾译为《第三情》)的结尾,清纯美丽的女作家阿娜伊丝?宁那天真而幽怨的双眼与这哀伤的旁白从每一个观众的眼前滑过,终结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那一段惆怅。

根据法国女作家阿娜伊丝?宁的自传体小说《情迷六月花》改编的电影,是大导演菲利浦?考夫曼继《布拉格之春》之后的又一次大胆演绎,影片再现了当年的巴黎以及亨利?米勒、阿娜伊丝?宁和米勒美丽的妻子琼?曼斯菲尔德三人之间纠缠###的关系。当年,该片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并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影片。而今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阿娜伊丝?宁的自传体小说《情迷六月花》的全译本。

阿娜伊丝?宁(1903—1977),二十世纪著名的西方女性文学作家、精神分析学家。她生于巴黎近郊的纳伊市,后加入美国籍。她的父亲是西班牙音乐家,母亲是法国歌唱家。宁九岁的时候父母离婚。1914年,她和母亲以及两个兄弟来到了纽约。

在青年时代,阿娜伊丝?宁基本上靠自学,并成为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常客。在那里,她不用指南,而是按照书名的字母排列,一本一本地读过去。可以说,宁是自学成才的作家。1923年,她和爱好文学的银行家雨果?奎勒结婚,而后者则成为了她作品中化名为伊安?雨果的人物原型。

1924年,她和丈夫一起去了法国巴黎。居留巴黎期间,她的丈夫从事银行业,她上大学学习心理学。1930年,宁认识了美国著名作家亨利?米勒,他们在文学上互相影响,宁不仅成为米勒的情人,还爱上了米勒绝美的夫人琼?曼斯菲尔德。关于这段生活的日记,后来成为《情迷六月花》的写作素材。

这段情事,米勒在《北回归线》中也曾提到过,1987年出版的二人的通信集《文学热情》(A Literary Passion)中也有所涉及,但在《情迷六月花》——宁自己的叙述中,宁则完全以女性的角度叙述这错综复杂的三人恋情——自恋与他恋同在,异性恋和同性恋并存。小说中,这些隐秘的世界都穿插在一次次的心理分析与“善意的谎言”之中——她的作品混淆了真实和虚构的界线。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宁返回美国,定居在纽约,开始集中写作女性文学作品。然而,当时所有的美国出版商都拒绝发表她的作品。于是,宁用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钱,自己印刷发行自己的作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开始了嬉皮运动,她的作品开始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她的小说和散文不但迅速成为最走红的畅销书之一,而且,也成为该运动的启蒙作品。宁成为了女性###文学的代言人。

随着阿娜伊丝?宁的《日记》的陆续出版,她逐渐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日记》中,她记录了从1931至1974年期间一个女人的自我发现历程。她对女性的性观念和性行为的描述和见解尤为独特,对那些准备为艺术而冒险的人们来说,她已成为一个激发灵感的源泉。

七十年代以后,阿娜伊丝?宁被评为现代女性文学的开拓者,被公认为对世界文坛的性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当时《纽约时报》的一篇书评所说,宁的作品是第一次由女性作家以完全开放的风格撰写的性文学作品,是当代文学中的女性语言的创始人,是缓慢发展起来、却有深刻影响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