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部分 (4 / 5)

。亚特兰大斯伯尔曼学院的历史学教授威廉?科比认为,奥巴马获得提名在让黑人选民满意的同时,也让他们开始担心黑人群体一旦有事端发生,可能阻碍奥巴马通往白宫的道路。科比说:“美国黑人现在可谓如履薄冰,必须非常谨慎。奥巴马的这个机会非常脆弱,黑人选民不能有任何闪失,也不能制造任何事端,因为这可能摧毁他成为总统的机会。”

少数人的担忧并没有影响媒体的乐观。奥巴马击败希拉里给美国政坛和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纽约时报》以“诗史般的战役”来描述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初选之争,更有评论认为奥巴马成功地打破了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的“种族的障碍”。奥巴马在胜选当晚发表感言时说:“今晚,我们庆祝一个历史进程的结束,和另一个将给美国带来新的和更美好日子的进程的开始。因为你们,今晚我可以站在这里宣布,我将成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对手出炉,等候多时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也兴奋起来,他表示,将邀请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和他进行十场市政厅式非正式辩论,两人将就美国民众关心的各项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辩论。双方的竞选班子也开始讨论这一计划。两大阵营的竞选经理当天晚些时候在电话中讨论了麦凯恩的邀请,奥巴马阵营已经基本同意。

面对麦凯恩的挑战,奥巴马毫无惧色,以攻为守。宣布获胜后第二天,他马不停蹄赶往弗吉尼亚。弗吉尼亚数十年来一直是共和党的票仓,大选决战从这里开始。在这里,奥巴马击败本党对手希拉里,如今,又向共和党发起攻击,准备赢取胜利。

面对拥挤的听众,奥巴马脱下外套喊道:“这是我们的时刻,这是我们的时间,如果你投票给我,我将赢得弗吉尼亚,赢得大选,我们将改变历史的进程。”

决战时刻,除了内政外,外交问题也难以回避。对此,有着亚洲生活背景的奥巴马更具国际视野,凭借他的口才应对自如。接受CNN采访,被问及耶路撒冷地位问题时,他巧妙地说:“耶路撒冷的地位取决于谈判的双方。”

奥巴马童年时代曾经在印尼生活。听到他胜出的消息后,印尼人锣鼓喧天地庆祝。48岁的卡西诺小学时和奥巴马同桌,他说:“我从来没想到他会成为如此伟大的人物。”

短暂的修整后,奥巴马联袂拜登,准备和麦凯恩决一雌雄。

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吧

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吧

——奥巴马写给本书作者

2008年5月30日,我整理文件时偶然翻出了几张四年前访美时拍的“老照片”——巴拉克?奥巴马与我一起的合影。照片上他那一脸灿烂的笑容让我立即想到了当时正春风得意的这位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于是心血来潮地翻找他的联系方式——华盛顿参议员办公室的传真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

写给奥巴马的信件其实只能算是简单的问候:“是否还记得你见过的第一位中国记者?总统大选的经历和前景怎样?希望能保重身体”。

我没指望奥巴马会回信,因为点开奥巴马的竞选官网,我看到过诸如“恕太忙,奥巴马无法一一回电邮”、“奥巴马不可能为每位支持者和关心的人提供亲笔签名或照片”云云。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这不是四年前——那时候的奥巴马连参议员也不是。

6月1日,我先收到了奥巴马竞选副经理史蒂夫?希尔登布兰德的回信。这封回信讲了奥巴马以最新选情,以及必胜的自信,很是官套。这在我预料之中,现在每天写给奥巴马的信成千上万,他的助手能随手回个官式的电邮就算很不错了。

6月3日,也就是奥巴马宣布胜出成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当天,我先收到了奥巴马竞选经理戴维?普卢夫的回信,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