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拇鹁戆桑 �
“好!好!好!” 新兵们热血沸腾,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闷罐列车运载满怀豪情的新兵们晃晃悠悠抵达兰州,餐毕集合时,罗一川他们车厢少了名新兵。新兵团团长左手插腰,右手指着营长的鼻子臭骂:“你这个肉头,被大米饭涨晕了还是涨傻了?连个新兵都看不好,还当个球的营长。耽误了登车时间,老子把你的脑壳拧下来当球踢!”
营长垂着头一声不吭,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很不好看。待团长气咻咻地转身离去,他才抬起头,寻找那位名叫张建忠的新兵的接兵干部:“你他妈的是木桩啊?兵整落了你还站在这儿!马上去给老子找回来!”
接兵干部立正回答一声“是”,赶紧着急上火地跑开了。几分钟后,他在兵站厕所发现了正痛快淋漓又痛苦不堪拉着肚子的新兵张建忠。张建忠跟在接兵干部身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时,那张白白嫩嫩的脸让大家一下子想起了在县武装部送行时有位母亲拥着儿子嚎啕大哭的场景。现在,那张白白嫩嫩的脸和它所属于的张建忠这个名字再一次烙在了大家脑海深处。
营长来不及训斥张建忠,只狠狠瞪了他一眼,便下达了“向右转,齐步走”的口令,带领仁和县籍新兵直扑车站而去。
火车就这么开开停停,第十一天,终于到了格尔木。
格尔木矗立在戈壁滩和盐碱地上,迎着呜呜吹刮的寒风瑟瑟发抖——那自然是当年的格尔木,远不及现在这般繁华热闹。不过,繁华也好,寒酸也罢,格尔木几十年来一直站在几乎可以嗅到西藏气息的地方,以青藏线上进出西藏中转站的名义,眼瞅着一批批神情疲惫、行色匆匆的人们从身边一晃而过,惟一的区别在于,行人们脸上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日益红润、自然、自信和悠闲笃定。
接兵干部们分别指挥自己带领的新兵下了火车,背上背包,拎好行李,全部转移到火车站对面的一片空地集中。在这片开阔地上,新兵们每人领到了一件份量不轻的毛皮大衣。橄榄绿的涤卡布背面,是柔软温暖的羊羔毛。这让很多新兵兴奋不已,他们充分领略到了当兵的优越感。在那个年代,毛皮毫无疑问是富足的代名词。
开阔地一侧,整整齐齐的停放着上百辆解放牌汽车。“我们部队的车,来接大家的。”龙刚自豪地向手下的二十五名新兵介绍,“马上进西藏了,接下来的日子可不像坐火车那么舒服。”
罗一川心想,这都到西藏门口了,还有啥子不舒服的呢?不晓得龙大连长又在故弄啥子玄虚。他暗暗嘘了口长气,一种即将到家的美好感觉在心中弥漫,让他觉得浑身轻松,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口哨:“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
“高兴个球,不在路上拉稀摆带地哭鼻子就不错了!你还吹啥子口哨?”龙刚斜了罗一川一眼,嘴角浮起一丝嘲讽之色,“青勾子娃娃(四川方言,勾子即屁股,青勾子指人没长大,不懂事),雪域高原很快就会让你长醒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5 大力士赵红军
后来的事实证明,龙刚的预言相当有道理,绝不是异想天开、空穴来风、蒙人吓人的诳语。从格尔木到拉萨,一千多公里路程,几乎等同于罗一川经历过的十八载春夏秋冬那么漫长。这段漫长难熬的行程,让罗一川突然明白了很多此前从未思考过的人生命题,差点使罗一川成了哲人。用罗一川自己的话说,“我操!到阎王殿转一圈回来,还不成大半个哲人那就是怪人或者废人了。”
运兵车队沿青藏公路向西藏进发。这条1950年动工、1954年通车的公路,曾经全是沙石。罗一川他们经过的时候,正在大举铺筑沥青,一些路面已经硬化。寒冷的冬季,修路工们全都放假回家抱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