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分不同情况,最多的每月可以从学校申请十三块钱补贴,还有八块钱的副食品票补贴。
最低的也能申请三块钱的现金补贴。
孟笙笙算了一下,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她每个月能从学校拿十四块钱,据说就读师范学校、医学学校、农林学校的学生,每月另外加四元钱的补贴。
她还专门给她哥打了电话问了问,还真是这样,她每个月拿十四块,她哥能拿十八块。
好些家庭贫困申请了国家助学金的,每个月甚至能拿到二十七块钱。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每月十四块钱,其实已经很多了,在菜钱几毛几分,肉价一两块钱的情况下,食堂每顿饭只要几毛钱甚至几分钱,谁能说这十四块钱不够用。
孟笙笙和王川泽这些年,不仅靠着工资,还有她和王川泽弄到的很多福利,存了也有八千多了,在这年代,绝对算得上一笔巨款。
所以即使学校没有补贴,她在学校也能过的非常滋润。
叫孟笙笙觉得有些不习惯的是,学校要求在校生必须住校。
她还想着走读能每天回家看看孩子呢,要是在校生必须住校,那她可见不着孩子了,一周好几天见不着孩子,她是真不放心。
王川泽却一点不发愁,“没事,先住校,后面慢慢和学校沟通嘛,什么都能谈,就算你以后都要住校,白天我还不能带着孩子来看你了?”
孟笙笙看着这人这么淡定,她本就是个心大的,于是也把这事先扔在了一边,催着王川泽吃完午饭快回去照顾孩子,她担心二姐以前从没照顾过孩子,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忙不过来。
等把孟笙笙报名的事情处理好了,王川泽和孟笙笙在学校门口分了手,等看不到孟笙笙人影了,他才回头骑着自行车离开。
她回了寝室,这时候寝室里已经多了三个人了。
三个人相互间明显也不是很熟的模样,不过都在整理自己的床铺,有事情干,所以也不显尴尬。
孟笙笙一进门,另外三人整齐划一的停住了手里的事,回头看了看她。
三张架子床,上铺已经被占完了,还剩下靠门的两张下铺没人。
地上的东西很多也很杂,被褥、网兜、脸盆、保温壶……把地上那点空间快占完了,只剩下一条狭窄的小路能通过一个人。
住孟笙笙下铺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老大姐,她看着孟笙笙笑笑,“挡着路了吧,我把床铺收拾好就收拾一下地上的东西……”
孟笙笙笑笑说道,“不着急,我也有好多东西放地上没收拾呢。”
等人来齐了,来了个自我介绍,孟笙笙也知道了寝室六人大概的情况。
住她下铺的大姐叫汪兰英,二十九岁,已经结婚有三个孩子了,她和她爱人都是京城本地人,她在京城的棉纺厂工作,原本已经干到副主任级别了,听说大学重新招生,她放下了自己的干部身份,考进了大学。
住她对面上铺的叫钱小爱,春城人,在黑省当了五年知青,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没结婚没孩子。
钱小爱下铺的是周美红,是整个寝室最小的孩子,才十七岁,应届生。
住角落的上铺是董巧云,在川省当过知青,还在当地嫁了人,有两个女儿,爱人孩子都在村里,等着她毕业分配工作房子之后,就把一家人带进城里团聚。
董巧云的下铺是林喜,也是个小姑娘,十九岁,从辰城农村考出来的厉害姑娘。
汪兰英是个爽利的大姐,“……看来整个寝室只有我最老啊,哈哈,你们都不是本地人,要是生活上有什么不方便的,尽管来找我,能帮的我肯定会帮忙。你们先忙着,我家老三还小,我不放心,得回去看看去,晚上会回来的。”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