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世称“南丰先生”,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曾巩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成诵,十二岁时尝试写作《六论》,文词有气魄。十六、七岁时已诵读六经,立志成为优秀的古文家。他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但父亲曾易占曾被人诬陷失官,家庭一度陷入困境。曾巩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发奋读书。
科举之路:曾巩的科举之路较为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前两次都落榜。直到嘉佑二年(1057 年),欧阳修任主考官,曾巩与其弟曾牟、曾布等一门六人俱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仕途生涯:初任太平州司法参军,后被召编校史官书籍,历任多地知州。元丰三年(1080 年),曾巩赴沧州途径京都,受到神宗召见和赏识,判三班院,后迁史馆修撰,典修五朝国史,管勾编修院,擢中书舍人。元丰六年(1083 年),曾巩病卒于江宁府,葬于南丰源头崇觉寺右,南宋理宗追谥为“文定”。
2. 文学成就:
散文风格: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张“文以明道”,文风古雅、平正、冲和,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被后世古文家奉为学习的典范。
作品类型及代表作:
论事之文:逻辑严密,善于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如《唐论》。
记叙之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条理分明。《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墨池记》通过记述墨池的由来,强调了学习和修养的重要性。
诗歌成就:其诗情意真醇平实秀细,俊健典雅。
3. 政治作为:
地方治理:曾巩在多地担任知州,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在越州任通判时,遇上饥荒,他提前采取措施,劝说富人申报粮食储量并以稍高价格卖给百姓,又借给农民种子,使百姓平稳度过灾年。在齐州知州任上,不畏强暴,打击豪强,如法办为非作歹的周高,铲除“霸王社”,还推行了保伍之法,使齐州治安得到改善。在洪州知州任上,面对瘟疫流行,他命令各县镇储备药物,安排病人居住和治疗,控制了瘟疫的蔓延。
政策执行:他对王安石的新法有异议,但对其合理部分能认真执行、灵活掌握,如在推行水利、免疫、青苗、保甲等法时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4. 学术贡献:
文献学方面:在任史馆修撰期间创立了每校订一书即写相应序录的体制,涉及版本学、目录学、史学、文学、儒学等学科,有开创完善文献学叙录体制之功。
史学方面:由家学积淀,又皓首穷经,以史学见称士类。他的史论文章辞章精练而视野阔达,有独到的见解。
金石学方面:富于收藏,其收藏与研究为金石学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