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进入前三名,天生起步就比别人要快。
宋朝官员升职是有分别的,最吃亏的是没有出身的,也就是不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的荫官等。
他们的升迁是最难的,若是没有人提拔,光靠正常熬资历升官,可能一辈子到死都只是个中下层官员。
可若是有出身的,有正儿八经进士身份的,那升起来可比没有出身的快多了。
但若是状元出身,做到了太常博士后,直接特旨转待制出身,那升官速度就如同搭乘了火箭一般。
在章惇与苏辙看来,以苏允的才华,以及《孟子集注》的贡献,不考个状元郎都是浪费。
只是苏允却是拒绝弃考的建议。
苏允没有想那麽多,他并不想花太多时间在科举上,他想尽快将四书给注出来。
有了四书集注,他苏允将会成大宋一朝最为牛逼的经义大家,都不用加之一了。
甚至可以尝试着将四书集注提前作为科举题库,这个事情比考个状元郎可有意义得多。
当然,苏允不想当状元是因为他不想吗?
嘿嘿。
对于苏允来说,四书集注只需要花时间花精力,他就一定能够写出来,但考状元麽……只能说是嘿嘿了。
别人认为苏允才华横溢,是天才,但苏允才知道自己是个什麽玩意。
无非是比别人多了千年的积累以及见识,然后这脑子还算是比较好用一点,其馀的……嗯,武力值比较高,皮囊比较好看,腰缠万贯,腰缠巨蟒……但这些并不能保证他能够考上状元郎。
状元郎对苏允性价比太低,所以不要也罢。
啊,对对,就是性价比太低,所以苏允他不想当状元郎。
所以,只要糊弄过去,搞个进士出身,大吉大利矣。
便在苏允恶补科举知识的时候,宫内派人来通知他七月二十参加宫内的小经筵。
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苏辙与章惇都极为高兴,然后让苏允不要补习了,他们两个人轮番给苏允讲经筵上的注意事项,甚至还依照经筵的方式举办了几场演讲。
至于科举嘛,那也没有什麽重要的,下次再考就是了。
毕竟《孟子集注》能够上小经筵,代表着官家对《孟子集注》的认可,上了小经筵后,《孟子集注》便算是半个显学了,而苏允经义大家的身份,也算是有了官方备注了。
这才是正经事。
苏辙与章惇虽然没有没有在经筵上讲过经,但要麽有旁听过,要麽曾经整理过资料,所以并不陌生,所以亦是可以指导苏允的。
就在苏允接受指导的时候,小经筵的消息亦是传扬开来。七月十四日。
早朝之后,参知政事张璪至崇政殿求见赵顼。
赵顼请张璪进来,才刚立定,张璪便问道:「陛下,听说你要请一布衣来经筵给您讲经?」
经筵这个制度从西汉时候便出现,但并没有形成制度,真正形成制度,乃是从好学的宋真宗开始。
真宗也就是那个写劝学诗的帝王,一首劝学诗,让宋人的读书考科举情怀高涨。
真宗为了好好读书,还专门设置了侍读官的选拔标准和名位待遇,他们都享有翰林学士的同等待遇。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经筵这种方式,渐渐形成了制度流传下来。
而到了仁宗时候,因为仁宗年仅一十三岁就即位了,怎麽对这位小皇帝进行教育,成为手握实权的章献刘太后和满朝士大夫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仁宗即位当年,刘太后就下诏:「皇帝听断之暇,宜召名儒讲习经书,以辅圣学。」
于是,从当年开始,翰林侍读学士孙奭丶龙图阁学士冯元就开始给仁宗讲《论语》,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