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十四年(209年),公孙康大破高句丽,陷其国都,并讨伐韩濊,设置带方郡。
虽然陈辰不知道公孙康具体去世的时间,但是估摸着也就在这几年了。
公孙康去世之后,因为两个儿子,公孙晃和公孙渊年纪都比较小,所以便由继承了永宁乡侯爵位的弟弟公孙恭先行接替了自己的位置。
但是公孙恭有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就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了某些难以启齿的病症,丧失了生育能力。
之后更是为了保命,直接割了去,由此一病不起。
之后被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逼迫让位之后囚禁了起来。
公孙渊反叛了曹魏政权,司马懿带兵平定了辽东之后,才被放出来……
虽然不知道辽东眼下的局势如何,但是算一下时间,公孙康应该是没了。
公孙康不在了,那就意味着,亲曹派的势力一下子削弱了不少。
若是利用眼下的时机,撺掇着辽东的公孙氏跳出来在曹操屁股后面闹一闹,估计曹老板的头风又要犯了。
若是孙权操作的好,说不定还真能在幽州冀州一带成功立足。
这样一来,也省的他未来某天真的缩到哪个岛上面找都找不到来的好。
这种已经彻底得罪死的,还有着深仇大恨的敌人,就不要留着给自己添堵了。
未来哪天自己这边科技树爬的好好的,他再突然冒出来折腾一下,骚扰骚扰沿海地区,恶心一下人,也挺膈应的不是?
孙权这边也抱着相似的想法。
至少就目前而言,海洋始终还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存在。
(当然,放到今天也一样……深海恐惧症的,在这里报到。)
若是能够留在陆地之上,自然是更好的。
更何况故土难移,哪怕只是这会儿从江南到了江北,都有不少的吴军士卒开始士气低下了,若是真的跑去了海外,那还得了?
所以,陈辰提出来的联合辽东的建议,孙权是真的认真的考虑了的。
只可惜,到这个时候,他才突然反应过来,身边没有个能用的大脑,还真的挺麻烦的……
到了这会儿,他才第一次开始有了一些后悔的感觉。
似乎,真的大权在握的时候……事情也并没有像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美好?
归根结底,孙权一直缺的其实并不是权力。
而是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