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四方志保家卫国> 第50章 大汉邓氏风云:彩绘陶百花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 大汉邓氏风云:彩绘陶百花灯 (2 / 3)

。自高祖皇帝起,便立下规矩,朝堂之事需君臣共商,如今您独揽大权,长此以往,必生祸乱。”言罢,朝堂中一片寂静,众大臣皆低头不语,唯有目光在太后与老臣之间游移,大臣们心中各有思量,既忌惮太后威严,又对祖制的动摇深感忧虑。

邓太后微微抬眸,眼神平静而威严,她轻轻放下手中的奏章,朱唇轻启:“诸位大臣,本宫所作所为,皆为大汉的长治久安着想。如今内有民生之困,各地灾荒频繁,百姓食不果腹,易子而食之事时有发生,本宫每每念及,痛心疾首;外有边疆之患,匈奴屡屡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虎视眈眈。若不集权行事,如何能迅速调配资源,救济灾民?又如何能果断调兵遣将,抵御外敌?本宫虽为女子,但也知责任重大,断不会拿大汉江山开玩笑。诸位爱卿,若有良策,可直言,但莫要空口指责。”她的声音虽不大,却在朝堂中回荡,掷地有声,内心亦坚定无比,深知自己虽面临诸多艰难抉择,但为了大汉绝不能退缩。

此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太傅王康拱手说道:“太后,老臣理解当下困境,但集权亦有风险。若权力过于集中,一旦决策有误,恐难有挽回余地。不如设立顾问之职,由众臣参与商议,为太后出谋划策,如此既能集思广益,又可保祖制大体无虞。”王康心中期望能在维护祖制与协助太后之间找到平衡,以保大汉朝堂安稳。

邓太后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回应:“太傅此议有几分道理,可具体实施仍需斟酌。但当下匈奴压境,救灾之事刻不容缓,本宫不能因顾虑而延误时机。”她深知局势危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存亡,内心权衡着各种利弊。

这时,尚书令李卓站了出来,赶忙附和道:“太后,老臣理解您的苦心,可祖制不可废啊。长久以往,大臣们恐心生间隙,不利于朝堂团结。祖制乃大汉根基,若轻易动摇,恐根基不稳,大厦将倾。”李卓眉头紧皱,心中满是对祖制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担忧。

邓太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诸位爱卿,祖制亦需因时制宜。当下局势危急,若拘泥于旧法,大汉将陷入更深的困境。本宫推行的改革措施,鼓励农桑,兴修水利,皆是为了让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广建学府,招纳贤才,也是为了朝堂能有更多可用之才。若因守旧而致大汉衰败,诸位又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她目光缓缓扫过众大臣,期望他们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与无奈。

一位年轻气盛的侍郎刘远忍不住进言:“太后,臣以为改革虽好,但推行过程中亦当平衡各方。可先从局部试点,待有成效再全面推广,以免引起过大动荡。”刘远心中满是对大汉的热忱,希望能为朝廷贡献良策。

邓太后眼神赞许,说道:“侍郎所言甚是,本宫亦有此考量。改革之路需稳步前行,不能操之过急。诸位大臣当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她看着年轻的侍郎,心中涌起一丝欣慰,觉得大汉仍有希望之星。

御史大夫张谦接着说道:“太后,臣以为在救灾一事上,可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灾区,同时令地方乡绅协助,如此可缓解朝廷压力,也能让救灾更为高效。”张谦想着灾区百姓的惨状,一心只想让救灾行动顺利开展。

邓太后点头称是:“御史大夫此策可行,即刻安排下去,务必要让百姓得到妥善安置。”她的眼神中透着关切与急切。

中郎将陈启又进言:“太后,对于边疆防御,臣建议加强与西域诸国的联盟,共同对抗匈奴,此乃以夷制夷之法。”陈启心中对边疆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此策亦是深思熟虑。

邓太后思索后道:“中郎将之议可深入探讨,若能成功联盟,确可减轻边疆压力。但需谨慎行事,莫要引狼入室。”她深知外交之事复杂多变,需慎之又慎。

光禄大夫赵轩说道:“太后,在鼓励农桑方面,可对开垦荒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