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武帝考虑出海的人选,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派郑博望出海。
他派公公召来了郑博望。
郑博望进了含元殿,向玉武帝行礼。
然后,玉武帝把孛泥国人想用黄金换土地的事情说了。
“海上缥缈难寻,孛泥国又远,这事靠不靠得住?”郑博望皱眉道。
“所以我委派你去,这个事情可以宣扬国威,让更多的小国前来朝贡、进行交易。国家有了钱,才可以踏平北方的氐人嘛。”
郑博望听了这句话,心里的热血一下子涌上来了,“好,老臣听皇上的安排,下海去孛泥国。”
“南都外的江面,有三艘大船,每艘船可以装两千人,三艘船,可以装六千人。你挑选精兵上船,至于米粮之类,我交给户部去调度。”
“老臣还有一个请求。”郑博望的头微微抬起,“可否让小女随老臣一同前往孛泥国。”
“哈哈,哈哈。准奏。”
郑博望很激动,下跪磕头,“谢皇上。”
“至于江岸的防务,你交给谁?”
“老臣身边的裨将俞啸川性情淑均、晓畅军事,可以担当大任。”郑博望说的是实话。
“就照你说的办。”
郑博望退到殿外,等候公公去宣召后殿的郑闺美。
不久,郑闺美匆匆而来,向玉武帝辞行。
玉武帝叮嘱道:“你们父女在海外,一定要机智,不可被外人骗了。”
郑闺美点头而去。
郑博望带着女儿,来到了南都外的江边,走上大船查看。
“在大海上,有了大船,也就不怕大风大浪了。”郑博望很欣慰。
郑闺美微笑着,看着远处的江面……
五日后,六千军士上了船,一个月所需的米油、淡水也上了船。
但郑闺美发现所带的物资里,没有黄豆。
“爹,可以带一千多斤黄豆。”
“黄豆?要那东西作甚?”郑博望一头雾水。
“把黄豆铺在簸箕上,洒上水,盖上布,此后每日淋一点水,要不了十天,就有豆苗了。在海上可能会遇到突发的事情,万一靠不了海岛,吃这豆芽,也算有了一样新鲜的菜蔬。”
郑博望听后,不由得大笑,“你说的还真是实情,好,就照你说的做。”
他派人上报给户部的主事后,主事派人送来了两千斤黄豆,并搬上了船。
随后,礼部侍郎带来了孛泥国的使者。
使者上了船,就坐下了。
郑博望下令三艘大船,沿着江流朝东行。
“你告诉我们,如何前往孛泥国。”
“到了海面,我自会说的。”使者很黑很矮,嘴巴也是撅的。
……
船行至傍晚,到了出海口。
出海口的南边有很多星罗棋布的小岛屿。
使者站起来,看着闪烁着月光的海面,“往东南方向行,顺风,一日可达,大约两百多里。”
郑博望下令继续开船。
但郑闺美劝道:“晚上看不到海下的礁石,万一触礁,可就去不了孛泥国了,要审慎啊。”
郑博望想想也对,于是下令抛锚,原地休息。
天亮后,郑博望下令,每艘船上准备十个大簸箕,平铺黄豆,洒水盖布,发黄豆芽。
毕竟把黄豆发成豆芽,需要时间嘛。
如若不提前弄,怎么来得及呢?
幕僚听令,去吩咐手下人去做了。
使者站在船头,把右手搭在额前,指导着他们的大船如何行驶。
只因海上的风浪较大,船速不快,直到第二天,三艘船才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