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此言一出,引得满朝议论之声顿起,有支持者,挑指赞叹杨素忠贞;有吃瓜者,一脸惶色不知杨素意欲何为;有知情者,相互间不断摇头,反对弹劾动议。文皇听言也是眉头一皱,但又不便当堂反对,只得脸色一沉,对杨素说道:“越王有言请讲,朕不怪。”
“谢陛下!老臣弹劾之人正是晋王殿下,两国交战无小事,皆应上奏吾皇后再奉旨行事,此乃为臣为将之本份,不可擅自更改,否则便视为僭越,藐视皇权之罪。臣闻得晋王私自与吐谷浑单于媾和,更是未经陛下授权便与吐谷浑单于签订两国合谈条约,此乃大不敬也!再者,晋王擒获敌酋单于和王叔,按理应该押解赴京交陛下治其罪,但晋王未得皇命竟然私放归国,此为藐视我朝法度也。三则,以上压下,强令武威城守将于仲文派兵抢占河西玉门关直接挑衅西突厥,恐引起突厥起兵犯境,此为大不智也!以上三项,皆属实请陛下明察,以治晋王僭越之罪!”杨素说完,躬身礼毕后退回朝班。文武百官听罢,皆是大惊无语。
“陛下,无需再查,老臣还有老韩皆可作证,杨素老儿所说具是实情。但我们哥俩都参与其中,要说僭越,那我俩没跑。老韩,你说呢?”贺若弼听完杨素的一番高谈立刻蹦了起来,在朝堂上高声叫了起来。
“陛下,老臣我确有参与,老贺头儿说得不错。但是陛下,以老臣看越公所言晋王殿下此三项罪责,恰正是晋王殿下的三大功劳,只是越公远在京城,又被他人蒙蔽看不透罢了。呵呵!”韩擒虎此时竟然没有贺若弼那般火爆,反而变得善言起来。惹得一旁的贺若弼一张老脸胀的通红,不知他要说什么。只有仍然低头不语的杨二在极力忍住笑意,心想,我军中的粮食这二老没白吃,看来轮不到自己给自己辩解一番了,且看他说甚。
“哦?韩老将军此话怎讲?”文皇一听也不禁大为好奇,心想,怎么着,难道杨素不是在弹劾是在歌功颂德吗?
“陛下,晋王殿下在老臣眼中勇武不亚于老贺与某,机智不输诸葛孔明,才情可称我朝之冠。越公所言参与私下媾和一事,某认为晋王殿下出奇兵擒获慕容单于,趁其势弱,急于脱身之时,强迫其接受我方之有利的条件,为我朝争得了最大利益,非是为他个人。更何谈不敬之罪?若是平常之战擒获敌酋,自当押送回朝由陛下治其罪,但晋王殿下早有谋算,一则,用敌酋单于换回我不慎失却的武威城池;二则,以敌酋换得精锐的吐谷浑骑兵3万为我朝今后征战所用;三则更不得了,放回敌酋可分裂挑动其国皇室内斗,使其国力大减,更有利于我朝管控。岂不好于长途押解回朝受审,一刀杀了他能换回诸多好处吗?又何来藐视法度之说?陛下,老臣跟随陛下征战不下百场,不是老臣看低陛下,而是晋王殿下眼界早已超越陛下了,此乃陛下之幸也!河西之地划归我朝,对我朝今后一统西域诸国或是征伐西突厥,占据了地利之优,其中点睛之笔便是令于仲文将军急派2000人马抢先占据了玉门关,此关雄壮无比,只需少许人马即可坚守。突厥若要犯我边境,必先夺取玉门,玉门不失,河西无忧。若我朝天军出征西域收复西域诸国,从玉门关出,则居高临下一战可定。老臣尝记得中秋皇宫赏月赛诗之时,晋王一首《关山月》中就曾提及此关险要。可见晋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早欲图这雄关天堑,岂是越公口中的不智!老臣虽百战而自愧不如也!”韩擒虎一时兴起,在朝堂上滔滔不绝,言辞凿凿,辩的杨素无可反驳。这大隋屠夫杀星的形象似有改观。可说是将自己在朝堂上两年的话都在这一次说完了,只觉得口干舌燥。
“陛下,老臣亦有同感。老韩说的不错,晋王殿下才华横溢,冠绝当代。在武威城头,远眺河西,更有诗《凉州词》云: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臣恭喜陛下,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