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皇天無極經> 第二百四十一章 洞天神舟 拔地為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一章 洞天神舟 拔地為城 (1 / 3)

一位是太叔明鏡,乃是一位琴藝大家,冠絕宇內,被譽為武朝第一才女。

太叔,源自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文公姬闢疆第三子,太叔儀。

武朝富有四海,海內外八大州諸侯國無數,擅長絲竹的才女數不勝數,能被譽為冠絕宇內,稱為大家,太叔明鏡的琴藝可見一斑。

除了太叔明鏡,還有一位歌藝大家晏雒真,其歌聲“喜者聞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絕”,萬人之眾,鴉雀無聲。

其歌聲能將人帶入曲子的意境之中,打動人的心神,其歌藝不遜色於太叔明鏡。

太叔明鏡和晏雒真身為大家,其地位極高,奉為王公貴族的座上賓。

這兩位都受到過宣武皇帝的召見,為皇帝、皇后、文武大臣表演過琴藝和歌藝。

其才藝、外貌、修養俱佳,擁躉無數,可謂是當今伶人之極致。

她們可不是花魁,花魁是以容貌取人,兼修才藝。

這二人俱是伶人,連藝姬都不是。

伶人的身份還在歌姬、藝姬之上,之下的就是歌妓了,武朝對妓女的管控是非常嚴格的。

武朝女子是一律不得為妓的。

武朝的妓女,都來自海外諸國,燕瘦環肥者、金髮碧眼者,應有盡有。

還有黑色肌膚的炎州女子,別有一番風情。

這些女子是海外諸侯國的商人買來培養,或是賣到武朝的青樓、妓院。

之前被唐瑀殺死的三寇“七心秀士”陸間月、“毒手鷹道”呂放和“花和尚”智圓,就都是勾欄瓦舍的常客。

只是被美色迷了心竅,敢太歲頭上動土,做了唐瑀的劍下亡魂。

武朝內雖早就無刀兵之禍,但海外諸侯國則是並不消停。

三百多年間,武朝諸侯國遍佈海外大州,建立城池無數,但地星廣袤無邊,海外土著不比武朝子民少,爭端在所難免。

只是武朝武力強橫,無人能擋。

尤其最初開拓海外疆域,神武皇帝下令,由各大宗門派遣渡劫期修士駕馭洞天神舟運送兵力和物資。

洞天神舟,乃是木製寶船,長五十四丈、寬二十四丈,有四層船樓,能裝載一千二百人,無帆無槳,由渡劫期修士以法力駕馭大地元磁御空而行,乃是堪比法寶的飛行寶船。

朝廷最初建造了三座洞天神舟,派出了三位徵遠大將軍,也就是神武皇帝的三位皇子,還有隨軍的將士,每座洞天神舟有千人以上。

這三位皇子,是神武皇帝立國之前與三位夫人所生。

繼承大寶的,乃是與皇后所生的文安皇帝,以償師父養育之恩,使李氏血脈承襲皇位。

神武皇帝橫掃六合,為的是天下黎民百姓,平定宗門之禍,絕不是一家一姓之江山,要不然也不會朝廷與宗門共治天下。

洞天神舟從天而降,猶如神明。

更加恐怖的是到了選定的城址,洞天神舟降落以後,渡劫修士催動法力,頓時整個大地轟然作響。

無數沙礫化作一道道沙龍飛起,在渡劫修士的法力引導下,數十根合抱粗細的柱子拔地而起,再就是牆壁和宮殿的屋頂,最後築成了一座青石宮殿。

周圍沙石凝聚化作五丈高的城牆,圍成一座堅固無比的龐大城池。

這一幕幕,震驚了當地土著,將武朝人視若神明。

這是化沙為石的一門法術。

由此,武朝最初的三大公國建立,即秦國、楚國、齊國,分別位於林州、沃州、炎州。

公國之下是侯國,由三大國公的公子和功勳卓著的將軍建立。

伯爵,作為功勳的最末一等,卻也不可小視。

伯爵不能建國,但也是世襲罔替,享受榮華富貴,尤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