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皇天無極經> 第三十九章 宗門共治 國泰民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 宗門共治 國泰民安 (1 / 2)

對於王繼所言,万俟羽修自然是知道一些,即使是魔門弟子,也是武朝子民。

武朝建立三百多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讓許多人忘記了武朝實則是神武皇帝覆滅數國而成。

時值大宋年間,大宋朝廷也只得半壁江山。

大遼、西夏、吐蕃、回鶻、于闐、大理、斡朗改、喀喇汗國在各大宗門的支援下,各據一方。

尤其大遼兵強馬壯。

大宋朝自趙匡胤得到儒門支援建立,儒門勢力大漲,大宗師輩出,朝廷幾次出手鎮壓黑道勢力。

神武皇帝就是出自黑道,是當時十大魁首之一的太皇宮掌門李逐硯的大弟子。

當時,天下皆受儒釋道魔四門背後掌控,大遼、西夏、回鶻、于闐背後有魔門支援。

吐蕃、大理、斡朗改、喀喇汗國背後是佛門的支援。

儒門則是大宋的依仗,但儒門宗師也有不少投入其它勢力,成為朝臣或者重要的幕僚。

道門分清修派和入世派,入世派也是在各國都有自己扶持勢力。

儒門、佛門、魔門的地盤裡,也都有其它宗門的棋子。

天下局勢因為四門的背後操縱,是錯綜複雜,戰亂不斷。

太皇宮作為黑道勢力,一直是儒門打壓的物件。

加上上任門主受傷隕落,其它黑道勢力都在覬覦太皇宮的十大黑道魁首的位置,太皇宮是風雲飄搖。

直到神武皇帝武功大成,太皇宮才逆勢而起,成為黑道十大勢力當之無愧的魁首,神武皇帝也成為黑道第一高手。

神武皇帝此後二十年間,一直於太皇宮後山參悟天人之道。

直至慶曆五年,神武皇帝出關,接連拜訪了天魔宗、神獄山、雷霆世家、太清宮、彌羅宮、靈寶宗、太乙道門、三皇觀、白雲觀九大宗門。

離開九大宗門後,神武皇帝並未迴轉太皇宮,而是直接來到了東京汴梁城,逼迫趙禎退位。

佛門、儒門,以及支援大宋的道門高手齊至汴梁城,而道門五大宗門沒有一人參戰。

汴梁一戰,神武皇帝十息之內,掌斃兩大結丹期高手與九大渡劫期高手,之後在汴京城直接顯露出了他金丹境的實力,一時之間天下俯首。

與此同時,天魔宗主與神獄山主,分赴大遼、西夏、吐蕃,斃殺三國皇帝,坐鎮三國。

魔門十九宗精銳盡出,加上神武陛下麾下的黑道勢力,直接接管了宋、遼、吐蕃、西夏四國,之後更是橫掃六合,定鼎天下。

神武皇帝在汴京城登基,立武朝,年號神武。下旨意令天下勢力刻日歸附。

道門二十宗門盡數歸附,派出弟子進駐州府,白道勢力、佛門、儒門,包括有道門不願歸附的,但有反抗者,被盡數擊殺。

神武皇帝下旨,朝廷與各大宗門共治天下,魔門十九宗、道門二十宗門、佛門十七宗門、儒門的天人境高手皆受皇封為王,皇室立有太子,諸皇子皆不為王。

如今三百多年過去了,儒釋道魔四門,已經成了武朝的基石。

早已經不是曾經的那鎮壓天下,攪動風雲的四大宗門了,都是被朝廷拔去了爪牙的老虎。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朝廷律法公正嚴明,讓所有人不敢觸犯。

現在的四大宗門早已經變為了道統之爭,利益之爭,理念之爭。

或者說,麵皮之爭。

看的是,誰的治民策略更加好,比稅收、比民風、比弟子、比誰培養的天人境高手多。

要知道,武朝之前正魔對立,相互之間的搏殺,令得無數優秀弟子,根本連成長起來的機會也沒有。

越是天才的弟子,越是各方必殺的目標,即使是有天人境高手坐鎮,宗門弟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