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海面风平浪静、波澜不兴,雄浑荡漾的海面,给人以醇厚凝练的感觉。时值将近黄昏,已经微凉的阳光,斜照在海面之上,泛起粼粼波光,半空中,时有数十的海鸟盘旋而过,不时发出啾啾的鸣叫之声。此情此景,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小女娃不禁心绪动荡,惊叹不已,竟然暂时忘记了自己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就在小女娃心神震动,神思不属之际,一道金光自海底疾窜而出,在小女娃身前一闪,直奔远处高天飞奔而去。
还没等小女娃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之际,另一道金色的身影也自海底极深处窜出,带起一大股恶风,在小女娃的身前席卷而过。强劲的海风,瞬间便将小女娃所在的小木船掀翻,还没等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呼,小女娃便已落入了那广袤无垠的大海之中。
第三百四十章 只要锄头舞得好
小女娃死了,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了,死在了几个老龙精心设计的阴谋之下。
几条老龙的计策很简单,虺龙长老把女娃偷偷带到海上,而后蛟龙长老去海底惹怒了一个性格暴虐的大鲨鱼怪,然后,在逃跑的路上,看似无意地从女娃身边飞过。小女娃所乘的木板船,就这么被那个鲨鱼怪所掀起的风浪余波掀翻,小女娃也不幸溺水而亡。
《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发鸠之山,其上多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北次三山系之首,是太行山,其下的大小山脉,也大抵属于太行山系。
发鸠之山,按照郭璞的注解,在上党郡长子县西。长子县,是在今山西省境内。而发鸠山,也就是长子县境内的发苞山,属太行山的一个分支。
这段话大意是说,发鸠山上,长着一种柘木,有一只小鸟,样子像乌鸦,头顶有花纹,嘴白色,红色的小爪子,名叫“精卫”,叫声就是呼唤自己的名字。这精卫小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而亡。于是,小女娃恨意难消,每天到太行山上衔木石,扔到东海里,发誓要填平大海。
小女娃无端身死,自是怨气难平。凭着一腔的恨意,便想要填平东海。
原本,按照几条老龙设计好的剧本,这小女娃被那鲨鱼怪一不小心给弄死,这面的事儿,就算是完结了。只等那厢炎帝发现女儿失踪,心慌意乱之际,再让其“一不小心”获知女儿身亡,最好能把这位炎帝弄得神经错乱、一命呜呼,这样有熊部落就可以趁机出兵了。
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女娃竟然有如此大的怨气,就不但死后灵魂不散,反而以怨气凝聚成型,成了这么一个,嗯,怪物。
这要是被哪位大神通者知道了,略一掐算,就知道自己等龙做了手脚,陷害人家小女孩的。虽然自己等龙并未直接出手杀人,可总归起因在自己这面,这因果,无论如何也是摘不干净的。
于是,几条老龙计议了许久,最终决定,彻底消除隐患,把这精卫小鸟彻底打得飞灰湮灭。
让几条老龙没想到的是,这精卫小鸟,本就是怨气所结,被这几条老龙打散了数次形体之后,不但未死,反而怨气更盛,而且凭着残存的一丝灵智,精卫小鸟竟然认出了虺龙和蛟龙这两个杀人凶手,于是凭着一腔的怨气,就要找这俩老龙报仇。
数次争斗之后,几条老龙也大抵摸清了精卫小鸟的根底,这小鸟虽然不死,可本身没什么法力,只不过是怨气较重罢了。只要能驱散这股怨气,这小鸟自然就会消亡了。
打定主意,几条老龙就准备施展西方教的手段,驱散这精卫小鸟的怨气。
没想到的是,几条老龙刚刚放出佛光,就被正准备回转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