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乌江进入贵州沿河县境。部队进入毛坝后,在贺龙支持下,关向应主持召开中央分局会议,对夏曦推行的左倾错误进行了严肃的斗争。部队到达枫香溪后,由关向应主持再次召开中央分局会议,决定立即停止肃反,恢复红三军各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1934年2月,关向应再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任弼时、王震等领导下,自湘赣根据地出发,经过艰苦转战于10月24日到达黔东与红三军在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成立总指挥部,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和指挥红二、六军团,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反“围剿”作战,策应中央红军长征。11月26日,中共鄂川黔边省委宣告成立,关向应任省委委员和中央军委分会委员。 1935年11月 19日,红二、六军团奉中共中央命令,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西康甘孜,随即奉中央之命,将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萧克任副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在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关向应与贺龙、任弼时、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一起同张国焘的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1936年7月,关向应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12月,关向应被任命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
第三部分关向应 将军(3)
关向应在晋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贺龙任师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后改为政治委员)。9月,关向应参加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的会议。同月,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敌后,独立自主的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关向应同贺龙一起率领第120师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点燃晋西北的抗日烽火。贺龙、关向应率部抵达晋西北之后,正确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晋西北各阶层人民,争取阎锡山的合作抗日,组建地方武装,发展进步力量,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并向平西、恒山、大青山三个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在忻口以北同蒲路沿线及雁北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雁门关附近伏击日军辎重部队,击毁日军汽车上百辆,并收复雁门关,切断大同至宁武、代县的交通,有力地支援了忻口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1938年春,关向应同贺龙一起率领第120师粉碎了日军对晋西北的疯狂进攻,歼敌1500余人,收复被日军侵占的7座县城,从而奠定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第三部分关向应 将军(4)
关向应和贺龙在一起
1938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第120师派主力一部“沿大青山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更广泛地发动内蒙古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进一步扩大八路军在整个敌后地区的战略展开。为此,贺龙、关向应决定组成大青山支队。由李井泉率领,于9月初进入大青山, 同当地蒙汉两族人民的游击队会合,开展对敌斗争和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到1940年8月,大青山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来与晋西北根据地合称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8年10月,关向应率第120师政治部大部分干部和教导团700余人,组成工作团,分赴兴县、岚县、静乐、五寨、保德等县开展群众工作,并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托,组建晋西北临时区党委。下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领导全师在大同雁门关、忻县、太原以西,北自左云、右玉、清水河,南至汾离公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