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這個舉薦制度不好,事實上漢朝時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對大漢的政壇影響很大。在季言之看來,縱觀漢朝,這個舉孝廉的問題真的很大,很容易,不,應該說已經造成人才被世家大閥壟斷了。
上品無寒士,並不只是適用晉朝,就拿現在漢景帝時期來說吧,在朝為官者超九成的官員都是出自世家,尤其是因為裙帶關係關係進入世家行列的世家大閥。比如說竇氏,因竇太后門楣光耀……
歷史上因為衛子夫從擺脫賤籍,一躍成為新興世家的衛家。現在的栗家,不也是因為栗姬母憑子貴成了皇后,即將迎來輝煌嗎?
當然了,這是這麼傳言之人沒有考慮到季言之到底願不願意讓栗家成為新興世家,但不可否認的是,以後被舉孝廉者,甚至直接入主朝廷中樞,封侯者必將有栗家的一席之地。
這種任人唯親的感覺,很不好,而且因為舉孝廉制度讓整個大漢超九成的官員任免問題都被世家大閥把控,季言之感覺就更加不好了,更別說季言之還在賑災事宜上,被所謂的世家大閥擺了一道,可想而知季言之的心情,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原本還打算著自己現在沒有繼位,萬事需要徐徐圖之,結果經過這麼一起糟心事兒刺激,季言之才真就將各種準備或者即將進行的計劃暫停,直接將取消舉孝廉制度、開啟科舉考試納上了綱程。
就這樣全神貫注之下,幾套組合拳打出,直接就把災難過後,打算暗搓搓的請回在驪山行宮休養,處理政務比較溫吞、比較縱容世家大閥的漢景帝請回長安,讓太子歸政的官員,給打蒙了。
「科考?何謂科考?」
朝會上,季言之一身黑色玄衣,頭戴玉垂珠太子冠冕,目光清涼如水的一一掃視參與早朝的諸位文武百官,在竇嬰的身上多停留了一秒。
下一刻,一旁打幡伺候的太監趕緊遞上涼茶,季言之接過喝了一口,這才不快不慢、有條不紊的解釋道。
「孤口中的科考,指的是科舉制度。是孤經過數個晝夜,苦思之下受到仙人點撥,所想到能夠取代舉孝廉,更大程度上為吾大漢選拔人才的任免官員制度。」
諸位文武大臣面面相覷,就連自認為和季言之有夠親近的竇嬰、周亞夫都忍不住心生感慨,覺得季言之實在太會瞞,直到把什麼都安排得妥妥噹噹,他們不同意也必須得同意的情況下,才甩出這麼一個驚天大雷。
第204章 廢太子劉榮(11)
「周設三公九卿,秦變周法,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漢承秦制,也設左右丞相。孤想了一下,九卿所處理事務太過繁瑣,不如進一步六部尚書制度如何。」
諸位文武大臣痴呆間,又是一道驚天大雷炸了下來。
竇嬰終於憋不住了,出列詢問道:「這…六部尚書制,指的又是什麼?」
「六部分別指的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等部門,六部各設一尚書,直接對…父皇以及孤這位太子負責。至於尚書之下,左右侍郎等官職…」
季言之甩出一大疊資料,交給了竇嬰。
「太傅,你看著安排吧,現在我們該談的是科舉。」
季言之這回懶得再瞧神色各異的文武官員們,只有條不紊、條理分明的將科舉制度的各方面,都一一闡述。
要知道季言之的口才有時候是十分的好,他要想忽悠人的話,真的是把人往死里忽悠。即使再什麼老謀深算、狡詐如狐,即使知道季言之是在忽悠,一時之間也找不到任何反駁的機會。
於是在群臣鴉雀無聲的情況下,季言之很自然就將他們的沉默當成了默認,直接通過了與未來切切相關的改革。
遠在驪山行宮的漢景帝聽聞這個消息後,理所當然坐不住了,即便有栗姬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