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大唐电信涨10.04%> 第189章 宦官挂帅,无果而终的河朔削藩战(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9章 宦官挂帅,无果而终的河朔削藩战(上) (1 / 4)

【01】

河朔一带多为安禄山节制之地,早在安史之乱后,就已形成了以平卢、魏博、成德、幽州四镇为主的割据局面。德宗曾穷六年之功、举全国之力予以围剿,不仅只取得了名义上的臣属关系,远未动摇其根本,而且让他一改往日对藩镇的强硬态度,变得一味姑息迁就。

到了宪宗时期,四镇节帅虽几经变迁,但割据自立的大格局依然如故!

平卢节度使经李正臣、李纳父子传至李纳之子李师古,李师古无子嗣,死后又将位置传给了异母弟李师道。李师道因非嫡出,时常贬谪外地过的很困窘。长年的冷遇,让他染上一身市侩气,无论是格局眼光还是能力品行,比起他的前任都差了许多,让李家在淄青地区雄厚的统治基础有所弱化。

魏博军镇经田承嗣、田悦、田绪,传至田季安。田悦、田绪是堂兄弟,田季安是田绪之子,与李师道一样属于“藩三代”。当年田绪猝死,十五岁的他被拥立为帅,宪宗登基时也不过才二十五岁。不要说与老而弥坚的田承嗣、年少成名的田悦比,即便是他那个酗酒成性的父亲田绪,也比他老辣的多。

成德军镇自王武俊死后,传位给了儿子王士真,王士真久经战阵,且在父亲影响下对朝廷比较尊重,但因年岁较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至于幽州,朱滔被朝廷所败羞愧而死,军中将士将威信较高的副帅刘怦转正。相比野心勃勃的朱滔,刘怦要稳重厚实的多,刘怦死后把位置传给了儿子刘济。

此外,还有从成德分割出去的易、定二州,被朝廷命名为义成军,其节帅也从张孝忠传至其子张茂昭。此人能力品行在众多“藩二代、藩三代”中,表现的较为抢眼。

综上所述,河朔各镇节帅通过父死子继的方式,均已传了二至三代。有句俗话叫“富不过三代”,他们显然没能逃过这一宿命,呈现出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

【02】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成德节度使王士真病故,其子副大使王承宗自称留后,并奏告朝廷请求袭爵。

此事在河朔已成常态,所谓奏告也不过走个形式,朝廷只需顺理成章的批复下来,双方即可皆大欢喜。但宪宗却想借机革除河朔藩镇世袭制的弊端,由朝廷自行委任节度使,如果王承宗不听就出兵打他。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不久前淄青节度使李师古病故,他的异母弟李师道自称留后,朝廷未作任何干预,很快就下达了正式命令。

宰相裴垍谏言道:“李师道的父亲李纳生前极为嚣张,且长期与朝廷对抗;而王家却一直忠于朝廷,特别是王武俊,更是有功于国。陛下准许李师道承袭,但却不让王承宗继任。同样的事不一样的结果,王承宗恐怕不会听命。”

宪宗有些犹豫,便将此事发给翰林院商议。

李绛等人经过讨论,认为:“河北各镇长期不尊奉朝廷诏旨,天下人无不愤怒叹惜,然而现在想革除旧弊,恐怕时机尚未成熟!成德军镇在王武俊父子手中已有四十多年,当地军民早就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是件错事。何况王承宗已接掌兵权,如果将他更换,他未必接受诏令。”

“幽州、魏博、易定、淄青四镇都是父死子继,与成德做法相同。一旦让他们知道成德节度使由朝廷委任,他们必因心生疑惧而暗中相帮。朝廷不论派不派人接替王承宗,对他们都会有利。假如朝廷派的人能够顺利上任,他们会自认有功;假如所派之人无法接任,他们又会借机与王承宗交结。到那时,朝廷为了维护体制兴师征讨,他们打着讨贼名义按兵不动,将帅加官进爵,士卒增衣添粮,所有经费都要朝廷承担。现如今江淮水灾,国家财政吃紧,实在不宜轻启战端。”

宪宗见李绛等人也这么说,只得把更换王承宗之事暂时搁置,然而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