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回来,才跑到柜台上开单领牌子。他坐在司机座边上,他只多付一倍车价,只多付两块钱,就让司机把车开到贝勒路上,上次的乘客下车后走进哪条弄堂,司机记得清清楚楚。
昨天夜里,小薛躲在弄堂底,一直等到他们全部离开。早上他又来。
九点刚过,他站在五金铺柜台外面,店铺在贝勒路这一侧,正对着对面的弄堂口。他装作打电话,抬头张望——
不可思议!就像奇迹突然发生——很久以后他回想起来,仍然觉得那就像是奇迹。在弄口拱梁上方,在斑驳的红漆木板墙上方,过街楼窗口的花布窗帘瞬间拉开,一张面孔从暗淡的背景里浮现,是个女人,她探头看看窗外,她缩回去,关上木窗,又拉上窗帘。小薛认得她!那是船炫旁的神奇女主角,他曾冲洗出那张照片,可就算对着照片他也想不出是哪部电影。他很快就明白过来,这就是他想找的地方,就是这窗口,就是这间过街楼。按照他那业余盯梢专家的想法,于某种偶然的原因而走进同一条弄堂。
现在,他又要跟踪这个女人。他看着她走出弄堂,他自己走在贝勒路的这一俩,稍后一些,但几乎与她平行。他看到她在康悌路⑴口朝西边走,他看到她在街角停下脚步,他只好向东边拐去。
他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觉得那个“坏朋友”正在试图侵蚀他生活中所有的美好感觉,而他却猜不出那家伙下一次又会出现在哪个地方,哪个他根本意想不到的地方。
⑴Rue Conty,今建国东路。
十三
民国二十年六月十一日上午十时十五分
多年以后,当萨尔礼故地重游(此时他早已与小薛情如父子),眼望着昔日的租界饱受战争摧残。而薛因为在战时与各方都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多半也与他的天性有关),南京的一些机构竟然对他产生疑虑,对他展开一系列的审查,甚至一度把他秘密关押起来。薛的许多朋友——包括萨尔礼本人,勇敢地站出来,提供各种证据,萨尔礼少校甚至引用法国外交部的一些旧档案,终于使薛维世先生安然释放。
萨尔礼为小薛设宴压惊,他盛情邀请薛去法国——不仅作为他私人的来客,也同样作为法国政府的客人(因为他多年来对法国海外殖民地事务作出的贡献)在巴黎定居,当然,你也可以来南方,萨尔礼本人在上海服役期间,累积下来宦囊甚丰,在法国南方买下一辐地。
同时,在酒酣耳热之后,他们也开始回忆起往昔岁月。据萨尔礼说,刚开始他并未注意到这个年轻人,起初,只是一个白俄女人进入他的视线——他出于偶然的兴趣——如今他甚至可以不无自嘲地说,出于某种多多少少算是对美貌妇女的私下兴趣,他让人对这个女人展开调查。
随后,神奇地——他猜想那与冥冥中某种推动事物的力量有关——从这个白俄女人出发,调查线索突然令人兴奋地与金利源码头的暗杀事件汇合到一起。
今天早上在晨祷室门口,少校左手半只羊角面包,右手一杯咖啡,正用膝盖去顶那扇门。马龙班长伸手帮他推开,兴冲冲地告诉他,我们的小猎犬总算找到洞口啦。
特务班全体在等着他们。而马龙班长没在会上宣布那消息。他把一张纸条递给少校,少校扫视一眼,把它压在文件夹底下。离开会议室时,他要马龙把有关这个小薛的所有文件——包括提审他的笔录、他自己两天一次交来的那些情况汇报,以及从捕房保甲处找来的有关其个人历史的所有记录——统统拿到他办公室去。
纸条上写的是一份情报,使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