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种种药草,研读医书,很少替人医治。这次若不是董策亮出了自己的官位,怕是还真请不动他。
所谓医馆,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医院,或者更确切一点说,相当于是现代的诊所。
因为一来,这些医馆规模都比较小,二来基本上都是私人的。公家的倒是也有,但是很少,极少,一个县也就是那么一两家不得了。但是私人的医馆,一个县再怎么四五家也是有的。像是阳和这等大县,足足有医馆十几家。
这个年代老百姓生病了上哪看病去?说是大夫家里,其实这个“家里”是准的,确切地说,应该是医馆。大夫常常将自己的住处分出一些厅堂、房间来设作“医馆”,供诊病以及重病病人休息之用。
明朝的医馆,通常是前面为馆,后面为家,乃是大夫和杂役伙计的住处。规模小一点的医馆,住处和前堂也就是隔着一堵墙,有的那极为简陋的,甚至是外屋为馆,内屋就是住处。但是规模大一些,讲究一些的,则是临街的店面作为医馆,后面通常还有个院子。
这济世堂医馆,便是在阳和城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老字号,大门面了,规模很大。前面有四大间门面房作为医馆,后面还有一个大院子。甚至院子里面开出了专门的花圃和住院部——也就是那两间宽敞明亮,通风极好的大屋。
这会儿的医馆,通常是兼着生药铺子的功能,病人来了看病,看完就在这里抓药,也是方便。而且还省钱,医馆赚了你的诊金,便会少赚一些药钱。
济世堂自然也不例外,靠着墙的那些大柜子,已经是二百多年前打造的老家什了,坚固厚重,里面储存了几千斤生药,分门别类存放着。而那些忙忙碌碌的伙计们,还有那些白衣的医师,却不是雇佣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姬时春老先生的徒弟徒孙。这济世堂的学徒一共分为三等,最下一等的,便是那些四处奔走的伙计、在外面迎着门的杂役,以及给客人送方子送药,在梯子上爬上爬下的抓药的伙计。没人教他们,他们只是干活儿,还没有学习的资格,当然,也不排除坐班的大夫一时间心情好,指点他们几句,那就是莫大的恩惠。他们就是干活儿,还有便是打熬心性,这个过程通常是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当然,这么长的时间,日常耳濡目染的浸淫其中,只要不是太笨的,资质太差的,多半是已经能够把药物分清楚,药名记住,药理知道大概了。一些简单的病症,也能够知道抓哪些药了。而在这里干活儿满了三年到五年之后,便是开始学习,这才是真正到了学徒的阶段。大掌柜的会为他们指点一位师傅,让他们跟着这位师傅学习经验,为人治病诊断等等。他们可不是只跟着学习那般简单,还得为师傅家里跳水劈柴,洗衣做饭,有些甚至伺候师傅洗脚,总归是让你干的你就得干!不想干?行啊,那滚蛋,有的是人抢破头的想进来。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六九 敢抢老子的店面?
而出了师之后,少数成绩最优秀的,可以留在济世堂,成为坐堂大夫之一…这便是第三等了。
其实到了这一层次,也就不算是学徒了。
饶是从一名最基本的伙计到坐堂大夫须得至少十数年的时间,中间也有许多艰难,但是这阳和县内外想要进济世堂做事的人,却是不知道要有多少。
而济世堂的要求也很高,首先得三代之内青白,无人违法,另外还得找至少三个保人证明该人品行优良,知道上进,如此才能进来当个伙计。
后世的医生职业够吃香了吧?但论起吃香的程度来比起这个时代可还是差得远。读书毕竟机会太渺茫,而大夫在所有职业中还算是很不错的,清闲,挣得钱也多,更是时常被人求着,这社会地位自然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