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部分 (2 / 5)

肆渲染英国在中国的侨民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中国的暴徒对英国人极为敌视,英国人只是自卫。

这是英国主流媒体的报道。

在演讲结束,这些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有些人是单纯的想知道更多的真相,对此林子轩耐心的回答。

有些人则是对林子轩提出质疑。

为什么你只说中国人受到的伤害,英国公民在中国同样处在危险之中,英国政府有责任保护本国侨民的安全。

“从五月三十日至今,在中国的大地上,已经有上百名中国平民被无辜枪杀,这正是英国和日本等国造成的血案,只要这种暴行不被制止,中国民众的反抗就不会停止,英国侨民会永远处在危险之中。”林子轩回应道。

“是谁造成了这一切?是中国人么?不,是英国政府。”他高声道,“英国政府在远东地区采取的高压政策导致了这场惨剧的发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你们热爱你们的国家,担心你们的同胞,我同样爱着我的祖国,爱着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林子轩低沉道。

他以一首诗歌结束了在剑桥大学的演讲。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歌叫做《我爱这土地》,诗人艾轻于1938年11月17日创作。

诗作表达了对于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中国大地上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人民在奋起,民族在觉醒,黎明终将会到来。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至死不渝的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首诗歌正好表现了林子轩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在剑桥大学的演讲引起了英国媒体的注意。

在西方国家,有执政党就有在野党,还有较为激进的社会组织。

他们利用这件事指责执政党在远东地区的政策出现问题,控制不住局势才造成了英国侨民在中国的困境,政府应该承担重大的责任。

他们倒不是真的支持或者同情中国。而是一种政治手段,利用这件事攻击政敌。

林子轩的出现给了这些人借口,他的演讲被刊登在报纸上,包括那首诗歌。

英国的在野党认为这是一位远东诗人的心声,这位来自中国的文学家发出了一个民族的怒吼,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正面临着失败的危险。

林子轩不介意被英国政客利用,他要的就是扩大影响力,给英国政府施压。

这是他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

因为有了媒体的宣传,他的这首诗歌被广为流传。英国文坛才想起林子轩最早被人所知正是因为他诗人的身份。

托马斯艾略特对林子轩的诗集《一代人》颇为推崇。

他坦诚自己那首震惊欧洲诗坛的《荒原》的写作灵感正是来自于林子轩的诗歌。

还有林子轩写作的那首《再见,康桥》,成为抒情诗歌的典范。

英国是个出诗人的国度,拜伦、济慈和雪莱都是伟大的诗人。英国人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对于戏剧的热爱一样的强烈。

这首带有象征主义色彩的诗歌一下子在伦敦的文学圈里风靡起来。

爱国诗歌在任何国家都是长盛不衰的题材,但想要写好并不容易。

这首《我爱这土地》饱含深沉的感情,特别是最后两句升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