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部分 (3 / 5)

个大竹箩内发酵。大竹箩周围要用一些麻布、棉布等捂严实。

大麦在竹箩内发酵两天后,再放入土缸内慢慢发酵。发酵时间依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温暖的春夏季一般需要半个月,寒冷的秋冬季需要一个月。

在发酵期间,还要每天翻动一次,从一个缸倒腾到另一个缸,发得快的和发得慢的相掺合。这期间,要观察大麦发酵是否正常,发酵正常的大麦手感凉凉的,如果发热,就说明这缸大麦已经坏了,不能再用。还有一个观察方法是闻,正常发酵的大麦有一股淡而清香的酸味,发坏了的大麦则是酸臭的。

大麦从煮到发酵的过程,都不能沾油和盐,否则就会酸坏了。大麦发酵好后,就可以往缸内加水了,再把水滤出来,就是白醋了。

通常一缸麦可以加两道水,第一道水滤出的是头道醋,酸味比较浓,第二道滤出的较淡,食用时可以依据各人的口味选择。

碧华同赵弘殷取了白醋,也没提奖赏岳乐天什么便自回豆腐坊。

岳乐天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又去同岳山一起去找王大川结算账务。

碧华询问过这黄豆的浸泡时间,夏天要冷水涨发六个小时,冬天十个小时。

一斤干黄豆要用十斤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泡好之后一斤黄豆可以涨到二斤三两到二斤四两左右。

磨碎之后还要用密一点的纱布过滤。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比较细腻,这个做什么豆腐都是相通的,没有搞头。纱布过滤下来好多豆粕,好年景多就拿来喂了牲畜,如今自己贴了饼子也能饱腹。也有人拿野菜拌了蒸熟了吃,就是碧华吃过的渣豆腐了。碧华特爱吃,特香。

过滤之后的豆浆烧开。

开锅之后过了会儿一股浓浓的豆香味儿就弥漫了整间屋子。

第一次尝试做酸浆豆腐没有传说中的酸浆,他们备了白醋。怕把握不好量,碧华一两白醋兑了半斤清水再拿来点豆浆。

碧华还特地多烧了一会儿,做豆腐的庸工讲过,豆香味会浓一点。关火,将锅挪到另一个冷灶上。加二斤水降两成温。用兑过的白醋点制三到五次。

碧华亲自上阵慢慢搅动,慢慢的豆花就出来了。这个过程中不能加热。

从煮豆浆到做豆腐至少两刻钟时辰。碧华看着这豆花怎么感觉像是豆腐脑呢——

豆花凝结的过程中水由浓浆渐渐变清,碧华就不再点了。稍待一会儿让它充分凝结,重新端回明火灶再加热让它稍微开一下。

除了凝固剂不同,其他方面碧华都是用的膏豆腐的方法。

留酸浆——

碧华想了半天,唯一合适做酸浆的东西就是这个时候过滤出来的水。

关火之后将其中的清水拿笊篱隔开豆花用勺子将清水沥出。

接下来是压豆腐。

模具板上有很多细密的眼儿用来出水。碧华特地留了些,想着也许这个也可以用来做酸浆。

放好,纱布裹好压结实。庸工师傅讲过使劲儿越大豆腐成型越好,这个赵弘殷亲自上场一用内劲三两下几乎就没什么水再出来了。

拿石头压了一会儿碧华才敢打开沙包倒模。

没有酸味,只有扑鼻的豆香味,也没有豆腥味。

这算大功告成了么?

碧华看着白生生齐整整的豆腐块,心里感慨莫名。现代社会她除了做几道家常菜从来没做过这么大工程。

等那些水自然发酵变酸,这个秋季凉爽,要且等几天。碧华便拿这做出来的两块豆腐做了几道菜,请了村中人吃。

第一道当然是渣豆腐。这渣豆腐他们肯定常吃,但是碧华里边儿加了鸡肉末,香油跟豆油当然少不了野菜。碧华发动岳乐天岳山两家人弄来野菜、萝卜缨子加进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