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家的家庭背景和程家差不多,也是这种规模的政治世家。到了这个层面,是很讲究门当户对的。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双方的家长或者家里在职的长辈,大多都是部委厅级干部。他们就是要不断扩大人马,要是其中有一个人得到机会上去一步,得到恩惠的就是整个家庭。他们就是逛撒网,他们最好的撒网方式,就是通过联姻的方式。
赵华解决了欧洋的事情之后,他还是有正事要处理的。他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跑部钱进。既然要跑部委,光赵华去也不行,区区的一个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到了部委能安排一个处长接见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且这个年头下面县市到重要来要钱的比比皆是,中央部委要是都答应的话,,那还了得。再说这光景,中央手头也不宽裕。1980年代以后,华夏国出现持续性的高速经济增长。1980年到199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率为9。5%。
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动和促进国家财力的同步增长。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税源的增长速度。从1979年到1993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有数据显示,从1979年财政收入在GDP的比重为28。4%,到1993年已经下降到12。6%,大体上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还要多。
而另一方面,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46。8%下降为1993年的31。6%,中央财政的收支必须依靠地方财政的收入上解才能平衡。
由于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不足,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甚至发生过两次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借钱”并且借而不还的事。1980年代中期“能源交通基金”,1989年的“预算调节基金”,都是为了维持中央财政正常运转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实行“分灶吃饭”刚过一年,中央就连续两年向地方“借款”,以维持支出的需要,以后的年度中,又宣布不仅“借款”不归还了,还要把这一块财力打进基数,即成为固定的(年年重复的)体制调整措施。到1980年代中期,中央在无奈之下推出“能源交通基金”,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10%(整体约100多亿),来补充中央财政的不足。1989更加捉襟见肘,又出台了“预算调节基金”,同样的口径增收5%。而且当时每年财政会议之前,总要千方百计地出台一些收费措施。
铁腕总理上台之后,坚决的实行分税制才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赵华也清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央就算是再捉襟见肘,几百万的资金还是九牛一毛的。赵华和欧德权商量过来,来中央要钱,张口就是几千万的肯定不行,但是要个一二百万对于中央来说还是有可能的。
至于赵华提出的规划,赵华也知道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工作还是要一步步来,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几百万来给农民种植养殖,修缮修缮县里的基础设施还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还有剩余,可以想办法建造一个冷库。
跑部钱进,这种小事,冯老自然是不会帮赵华出面的。舒畅在国计委工作,虽然也只是个处级干部。但是毕竟人家一直都在首都工作,对首都部委相当的熟悉,加上舒家和程家的人都是在部委上班,所以让冯怡舒出面邀请程楠二口子吃个便饭。
程楠和冯怡舒说着他们女人的体己话,赵华和舒畅二个男人在一旁喝酒。舒畅虽然长的文质彬彬的,但是酒量却相当的不错。这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