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乱清小说笔趣阁> 第229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9部分 (3 / 4)

他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关卓凡知道他为什么叹气,狡黠地一笑:“博川,你放心,这件事情,咱们一定做得成。我和你,都不会那么容易‘粉身碎骨’的。”

文祥精神一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当然妙之极矣,可关贝子何以有这样的底气呢?

关卓凡的“改革八旗”,其实是对旗人的广大下层开刀,并不直接触动旗人上层的利益。普通旗民既不掌握政权,也没有话语权,他们的声音,得通过本旗的上层,才能传达出来,形成舆论,影响施政。

如果旗人的上层——主要就是宗室,不肯出声的话,普通旗民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关卓凡宰割了。如果是汉人,还得担心他们会不会造反;旗人,连这个担心,都是不必要的。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宗室们少说两句呢?

当然不能靠吓。关卓凡还没那么大的势力。即便有了,人家嘴上不说,脚底下使绊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招,多了去了。

要想法子,叫他们真心实意地拥护“改革”,至少,反对得不是那么坚决。

听起来天方夜谭,可其实说穿了非常简单,一个字,“买”。

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都是新政动旧政的奶酪,然后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的反抗,于是改革半路夭折。在农业社会,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因为生产力有限,奶酪就那么大,我多了,你就少了。不你死我活,分不清爽。

进入工业社会,就不完全是这么回事了。

工业化创造出了大量的新的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社会财富的增加,从缓慢的代数级数,变成快速的几何级数。社会财富的获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由甲转到乙的过程。

就是说,社会财富增加的方式和速度,使新、旧两个阶层,第一次有了共同获益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关卓凡有了向旧的统治阶层“赎买”支持的可能性。

至少,短时间内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

把这种可能性“变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改革的阻力。

关卓凡打算筹建一个叫做“奉恩基金”的东西,专门对在京的有爵位的宗室发放“恩俸”,以及为生活困难的闲散宗室提供补贴和低息贷款。

“奉恩基金”的资金来源,在名义上,明确定为:从各地开办的新式工矿企业的盈利中,按比例抽取。

清朝的宗室到了这个时候,生息繁衍,总人数得以万计了。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盛京,主要是远支宗室——这部分关卓凡是不管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实际上是被皇室“监视居住”的对象,没有什么话语权。

关卓凡要对付的,主要是居住在北京的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的宗室,又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有爵位,大部分是所谓“闲散宗室”。

这两部分要区别对待。

身上有爵位的宗室,是真正掌握话语权的。

在京的宗室,身上有爵位的比例很低,远支的比例就更低,有的不过百分之几。这有赖于清朝独特的“降袭”封爵制度。即爵主去世后,他的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而且,是降一等继承。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前明宗室爵位泛滥的情况。

关卓凡算盘中的“恩俸”,说白了就是给有爵位的宗室发多一份工资。

清朝有爵位的宗室的名义工资,其实并不算高。最高的亲王一年一万两银子,最低的奉恩将军一年不过一百一十两。关卓凡这个固山贝子,瞅着威风得很,一品大员都要下跪请安,但一年俸银不过一千三百两。

而且,爵位的分布,由高而低,完全是一个金字塔形状的走向。塔顶的亲王,不过十来位。

关卓凡算过一笔账,如果仅仅是给这拨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