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乱清小说笔趣阁> 第232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部分 (1 / 4)

僬�瘛保�簿鸵虼说米锏笔钡钡氐墓俪 0�ù�聿缓煤蜕瞎俚墓叵怠�

在天津。和僧格林沁不睦;在山东,和文煜不和;在广东,和瑞麟不搭调,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就是说,以郭嵩焘的性格和见识,在旧“体制”中。确实“难堪繁剧”。

在新“体制”中呢?

郭嵩焘这种人,难道还嫌太多不成?

何况,在关卓凡的设想中,“顾问委员会”实行“垂直管理”,并不需要和北京的其他衙门发生过多的联系。“顾问委员会”联系的对象,主要是各地的“新政”。

“顾问委员会”需要的权力。由关卓凡出面,拿过来交到“主任委员”手里。

所以,应该可以扬郭嵩焘所长,避郭嵩焘所短。

郭嵩焘的“出身”,对“顾问委员会”早期的工作,也有特别的帮助。

一般认为,郭嵩焘出身曾国藩幕中。但是,郭嵩焘绝非曾的普通幕僚,他在湘系中,有超然而独特的地位。

郭嵩焘的年纪,虽然小曾国藩七岁,但两个人却算是“同学”,他们都曾在岳麓书院读书,时间上是有交集的。

最重要的是,曾国藩的“出山”,是郭嵩焘一力促成。

洪杨乱起,文宗敕令丁忧在籍的曾国藩兴办团练,曾国藩犹豫不决。郭嵩焘几度登门,反复劝说,曾国藩终为所动,出面创办湘军。

曾涤生最终变成曾文正,始作俑者,是郭筠仙。

郭嵩焘于左宗棠,也大致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郭嵩焘,实在是时代风向最敏锐的感知者。

“顾问委员会”的第一桩差使,是筹办“奉恩基金”。关卓凡打的算盘,除了“赎买”宗室对“新政”的支持外,他还要通过“奉恩基金”,实现一桩同样重大的图谋:控制所有“新政”的企业的财务。

因为“奉恩基金”的来源,是从各地新式工矿的盈利中抽成;而要抽成,首先就要弄清楚你有多少盈利,就是说,要盘你的帐。

如此,就掌握了新式工矿的财务。

关卓凡决定,新办企业,一律采用西法财务制度,就是“损益表”、“资产负债表”那一套。

原时空的洋务,办的不伦不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财务制度老旧混乱,缺乏符合近现代企业制度的“数目字管理”,多少资源的浪费,多少人在其中上下其手,都根源于此。

建立了统一的近现代财务制度,企业自己才清楚到底赚了多少,亏了多少;而关贝子呢,也才好查你们的账。

还有,现在的中国,西法财务人才是奇缺的,哪儿有呢?

上海的洋行里有。

上海的广方言馆的西洋会计科里有。

广方言馆下面的“会计速成学校”里有。

嘿嘿,现在晓得俺多么高瞻远瞩了吧。以后中国的新式企业里,管财务算账的,都是从俺那疙瘩出来的人。

原时空那些名字响当当的企业,现在大多还没有开办。话说在前面,而不是中途插进去,事情就好办的多。新的财务制度的推行,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

但如果有人不理解甚至反对,郭嵩焘的“出身”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办这些企业的,除了“轩系”,不是湘,就是淮。

用郭嵩焘有大把的道理和好处,但也是有隐患的,最大的隐患,是他的和左宗棠的恩怨。

这两个人,都是意气用事的人,同时,也都不是仰承上官鼻息的人,不是关卓凡说一句“你们别闹了”,就会乖乖坐下来合作无间的。

这个心结,不能系得太久,不然迟早误事的。

既然意气用事,就是性情中人,由此突破,未尝不能演一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