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3 / 5)

沫若、赵树理、孔厥、刘白羽、周而复、丁玲、沙汀、茅盾、叶圣陶、夏衍。唯一的例外是选了学者张荫麟的两篇文章,而这两篇文章的选择也是因为关于墨子的那篇文章中有这样的认识:“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那篇《郑子产》的入选,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这本教科书虽然不是专门为新文学的教学而编的,但它的指导思想却对后来中国新文学史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由李何林和王瑶负责起草的《“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基本就延续了这种思路。特别是他们给教员指定的参考书,就以同样的标准来制定。从他们指定的“论文”和“历史”两部分书目中,可以见出这种思路的绝对同一。以下是王瑶起草经李何林修改的参考书目:

论文部分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整风文献

鲁迅三十年集

乱谈及其它(瞿秋白著)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周扬著)

《剑、文艺、人民》(胡风著)及胡风其他论文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

民族形式讨论集(胡风编)

大众文艺丛刊《批评论文选集》

历史部分

论民族革命的文艺运动(雪苇著)

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雪苇著)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李何林编著)

中国抗战文艺史(蓝海编著)

中国新*主义革命史(胡华编)

作为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由于这门学科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中产生的,所以它先天具有很大的局限。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代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学者,如王瑶、李何林、唐彛�⒍∫住⒘蹒匪伞⒄疟侠吹龋�季×撕艽蟮呐�Γ��潜救硕际鞘芄�芎醚�跹盗返南执�д撸��蛭�泄�挛难�返慕萄Ш脱芯抗ぷ魇窃诿挥醒�踝杂珊筒荒芏懒⑺伎嫉幕肪诚陆�⒑头⒄沟模��堑难�豕毕锥加邢嘤Φ睦�肪窒蕖�

近二十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由陈思和、王晓明提出“重写文学史”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发生了变化。由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主要学者主要出自王瑶、李何林、唐彛�畔拢��运�窃谥泄�执�难а芯康氖饭凵希�匀灰簿突蚨嗷蛏俣际芮氨驳挠跋欤�乇鹗窃凇�*”结束后他们重新聚在前辈的门下时,年龄一般已过了三十岁,思想观念相对固定,现在这些学者也已经快要六十岁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基本是由他们和稍后的一些学者来支撑的。这二十年的学术环境比他们前辈的已有了很大改观,但学术自由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所以这一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并没有完全从旧的思维框架中摆脱出来。比如,在对鲁迅、胡适、周扬、郭沫若、茅盾等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的认识方面,都还没有从固有的评价中完全走出来。对解放区文学的评价,也还值得再思考。特别是解放区文学对于中国文学发展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彻底清理。

注 释

1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54年,第1页。

2 《王瑶文集》第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499页。

3 同上, 第499页。

4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第1页。

5 《王瑶文集》第7卷,第602页。

6 《“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北京:新建设出版社,1951年。

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是如何完成的(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