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部分 (2 / 4)

的香水并大卖,不由得令人感慨一句沧海桑田。

有人研究下毒就有人研究解毒,毒理学的研究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开始,19世纪中期各种分析化学成分及有机生物碱的方法就已经建立,但解毒绝不是书中描写的那么简单,以让人心情沉重的“铊”中毒为例,对于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来说0�6克就可以致命,而要想解毒光活性碳就需要吃25克,此外每天还要吃12�5克的普鲁士蓝,并辅以洗胃化疗。毕竟吃下去立竿见影的九花玉露丸、通犀地龙丸或者通天草都只是传说。

当我们谈论起那些传统的毒药和毒杀事件时,大可以当成奇闻轶事一笑了之,但如今各种各样的毒药随处可见且极易取得,说起来就不是那么轻松了,所以,虽然通篇我们都在谈论毒药,但主旨仍然是要奉劝大家“珍爱生命,远离毒药”。

兰花的智慧(1)

史军 程瑾

没有什么花比兰花更有智慧。迫使蜜蜂或蝴蝶在规定的形式和时间中,按照它所希望的方式传粉。就这一点而言,兰花是无与伦比的。

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甸,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它们走遍世界,不仅凭借美丽的外表,还有那诡计多端的生存手段。

当初,达尔文在《兰花的授粉》一书中就记叙了它们生命中的英雄行为,而如今,兰花的IQ仍然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漂泊的种子

兰科植物的果实都不大,但小小的果荚中却藏着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颗种子。这些种子细如尘土,长度一般在0�05~6毫米,宽度在0�01~0�9毫米,很多比人的头发丝(0�08毫米)还细。种子的外种皮内部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搭上风这趟免费班车,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为了具有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种子的外围包被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这样,在从“风力班车”下来之后,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走”到更远的地方。

虽然兰花种子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力。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如此一来,种子们只能自谋生路。它们施展手段,跟真菌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这种共生关系几乎存在于所有兰科植物中,不同种类的兰花对不同种类的真菌有着特殊喜好,甚至在兰花的不同生长阶段喜好也不尽相同。

险中求生

当兰科植物的小苗最终在真菌的帮助下萌发后,它们来不及喘气就被迫卷入下一轮生存大挑战中。兰科植物多生长在其他植物很少涉足的地方,比如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这样一来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的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不过有利自然有弊,这些环境大多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腐殖质和水分。

此时,兰花又和真菌联手打起了擂台。真菌在大多数植物眼中都是致命杀手,但却与兰科植物的根系完美地组合在一起,被称为“菌根”。生长于兰花根系细胞间的真菌可以从环境中吸收矿物质,而兰科植物的根则将部分真菌菌丝分解消化得到所需的营养。

让人捉摸不透的是,真菌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没有得到半点好处,那它们为什么还要为兰花任劳任怨地工作呢?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目前最流行的一种猜测是栖息地假说:兰科植物一般是多年生植物,真菌在兰花的根中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生存空间,有利于真菌繁衍。

有了矿物营养,如果没有水,还是无法开出美丽的花朵。兰科植物的菌根虽然发达,却几乎都扎在地表或浅层土壤中,无法像其他植物那样将根系深入地下寻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