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4 / 5)

对仅仅隔着几层岩石的未知世界充满不安和畏惧。换句话说,你永远也不知道脚底有多少危险。除了可怕的生物,还有什么在等着你我?

地质学研究尚未发展起来的早期,人类对于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甚少,不知有壳,无谓幔核。根据罗素所著《科学与宗教》考证,神学上6000年浓缩地球历史的霸道做法迫使“灾变说”的“水成论”在解释地壳形成中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因为这么短时期内要一层层敷上那些沉积岩和熔岩,绝非易事,只有让大洪水之类灾难频频发生。不过到了18世纪,情况出现近代意义上的转变,看重火山与地震的火成论派与水成论派吵得不可开交。

此时,具有科学思想的先驱意识到,和我们人一样,用来居住的这个星球同样有着不安分的内在,打个喷嚏都将直接影响居民们的命运。种种猜测幻想也不再停留于《神曲》中的炼狱,1864年儒勒?凡尔纳就饶有兴致地让几个人掉到了火山口里面去(《地心游记》)。但他笔下未进入喷发状态的火山却是不可想象之舒适,温度表测出来15度,估计深度撑死不超过几十公里。

凡氏尽管想象力非凡,仍然为学科进展所限,今人只能不胜遗憾地给这位“科幻之父”颁发一份“地壳旅行完成证书”,至于地心,等待来人吧!

来人便是幸运的埃德加?里斯?伯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人猿泰山》的作者),他写过一本《在地核中》(At the Earth’s Core),里面有一段阐述,说明所掌握的相关地质知识已经比较丰富了——

D*id Innes向Abner Perry博士提问:“地壳到底有多厚?”

后者回答:“关于这个问题,有多少地质学家就有多少说法。一说30英里,根据是地热,因为地球内部每增加60~70米的深度,温度就将升高1度,30英里处的温度足以熔化任何物质;一说800~1000英里,因为地球表面的运动和震动需要它(假设完全为固体)至少有那样的厚度。两种答案你自己选吧。”

Perry博士提供的两个选项其实各有所指:1897年,德国人维歇尔特(Wiechert Johann Emile)提出地心之外有个地幔,其厚度约为1500公里,也就是900多英里;8年后的1909年,南斯拉夫人莫霍洛维奇(Mohorovicic)则把地壳—地幔严格界分开来,他认为全球各地地壳深度在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在地核中》成书时间约为1913年,作者伯勒斯完全有机会把地质学上这两个意义重大的发现囊括到自己的文学虚构当中去,而同一年古登堡(Gutenberg Beno)找到地核—地幔分界面的消息,则或许是促使他写作这本书的最大诱因。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工作,地质学家们陆陆续续地知道了地核包括两个部分,外面是一层滚烫流动的金属液体,里面是个固体“芯”,还知道内核比整个球体的其他部分转得要快那么一点点。但对于地内世界认识越深,忧患越多,唯恐它什么时候来点咱们控制不了的小冲动。有关的科幻作品开始不似从前的温和,末日气息无处不在,倪匡在《地心洪炉》中就设置了两个危机:地球自转速度从减慢发展至消失;热胀冷缩造成球体爆裂。无论哪一个危机都摆明要地球人死得很难看。地心旅行因为对其本质的了解变得不敢来去自如,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就相当凄美:“落日六号”飞船沉入岩浆世界回不了地面,船上唯一存活下来的年轻女宇航员从此无缘见一眼花落花开,是让人绝望的。

2006 年年底的海啸让我们意识到某方面的地质学研究做得有多么失败,而近来还流传着另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也是亟待地球科学去解决的隐患: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