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秦雨山他们一定派人在皇城门口等他的消息,得尽快去报个平安。今个是回不去了,等下在殿前司眯一会,早上还得去文德殿陪小皇帝,顺便偷听点消息。
石守信茫然望着韩旭的背影,喃喃嘀咕:“这也行?”
第104章 御史台的弹劾
翌日,天刚蒙蒙亮。
城北一处大院内,陈进言颤抖的手,提笔写下了最后一个字,彷佛用尽了全身气力般,瘫坐在椅子上。身边伺候的年轻小妾,赶紧将一直准备着的毛巾,沾了沾冷水,拧干,小心翼翼的替他擦着额头的上的汗水。
昨晚,大周的禁军闹了一夜,据说还冲了进奏院,围了太尉府,搞得她是胆战心惊。然而,令她不解的是,她的相公陈老爷,听到消息后,却兴奋异常,一晚上的手舞足蹈,这和往日那病怏怏,时常长吁短叹的老爷,简直判若两人。
冷毛巾擦过陈进言的额头,他顿时一个激灵,惊醒过来,暗自感叹:“没想到这短短的一会,自己竟然睡着了,看样子年纪大了,精力也不比年轻之时了。”想当年,他学有所成,初为御史,意气风发。拉着往日的那些不得志的同窗,通宵达旦,豪情壮语,指点江山,势必要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看着同窗们一个个羡慕的眼神,他陈进言也不由得暗自得意。
然而随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一代代的朝廷更替,那些以武立国的皇帝们,更欣赏的反而是那些粗鲁的武夫,他们这些心高气傲的文人哪能受得了。凭着御史台的威名,他们联合起来四处弹劾那些犯了过错的骄兵悍将,但往往那些武皇帝,拿着他们的奏折只是淡淡一笑,最多也就是对武将们呵斥几句,下一刻那些奏折就不知道扔进了哪个废物堆里。
直到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的出现,这两位英明的皇帝对文人才开始重视了起来,御史台迎来了春天,陈进言也恰如其名一样,一封封的奏折,不断的进言。虽然这两位大周的皇帝对武将的约束仅仅只是比往朝高了几分,但御史台和他们这些御史的地位却明显的提高了,而自己也因此官至御史中丞,离那空置多年的御史大夫之位,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连他自己都认为,御史大夫的位子非他莫属。
然而冥冥中似乎注定他人生得意之后,接着而来的就是更大的失落。先帝柴荣任命郦希亮出任御史大夫,掌管御史台,而他陈进言莫名其妙的成了御史台第二人,俗话说“挡人官路,如杀人父母”。
虽然对于柴荣的任命不满,但他陈进言可不敢多言。另外郦希亮是什么人?祖上乃唐末大司空郦宏,郦宏仗义执言,被朱温所杀。随后的郦家子孙,多次任职御史大夫,中丞等职位,算是一门忠烈,御史台血统。
让陈进言不满的是,凭什么郦希亮就能成为御史大夫,就凭他郦家的一门忠烈?就凭他是高官之后?更甚的是,他感觉郦希亮似乎处处与他作对,自古以来文人的高傲使得他们不屑与武夫为伍,但郦希亮偏偏和武人,尤其是赵匡胤打成一片,对他们这些人文置若罔闻。长久的憋屈和不满终于让他变得颓废起来,对于郦希亮的愤恨也暗自埋在了心底。
昨夜赵匡胤的行径,让他找到了机会,找到了一个打击武夫,顺便牵扯郦希亮的机会。
兴奋了一晚上的他,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片弹劾赵匡胤枉法,以及郦希亮渎职的奏折。搬到了郦希亮,他就能在残烛之年,登上那日思夜想的御史大夫之位,名垂青史。
想到此,陈进言折皱的老脸上,竟然兴奋得显现了不同寻常的绯色。
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色,起身在小妾的帮助下穿上官服,正了正官帽,将桌上那道奏折,郑重其事的放入怀中。做完这一切,陈进言彷佛年轻了十多岁,迈开大步,出门而去。
今日的御街似乎并没有因为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