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4 / 5)

社会,一般公认,所谓“中产阶层”的人口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基本的社会构成:

(1)1978年以后新生的私营企业家和乡镇企业家,这一群体是依赖市场资源和流动机会发展起来的;据统计,到2002年底,中国大陆的私人企业达到243�5万户,从业人员更是高达3409�3万人,其中能够称之为中产阶层的投资者为622�8万人。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第148页。

(2)1978年后与私营企业家和乡镇企业家同时产生的小业主、小商贩等自营业者以及其他形式的个体户,到2002年底,总户数达到2377�5万户,从业人员则达到4742�9万人;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第149页。不过,其中有些自雇经营、资本和规模都比较小的业主、商贩和个体户谋生艰难,很难称得上是我们这里讨论的中产阶层。

(3)与党和国家机构有连带关系的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以及国营企业的领导人;这部分人是从前述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中间阶层或李强所说的“类中产阶层”(quasi middle class)中分化出来的,除了一部分国营企业的领导人经历了较大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的变动外,在党和国家机构中工作的干部和知识分子虽然不再具有改革前的唯我独尊地位,但凭借自身的文化和素质优势以及其所在机构的权力优势,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地位优势。

(4)因外资引进而产生的“外企白领”,包括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中方管理阶层和高级员工;据统计,到2002年底,中国大陆就业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员工达367�56万人,就业于港澳台商企业的员工则有352�95万人,两项合计共有720�51万人,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第138页。其中的管理阶层和高级员工是标准的中产阶层。

(5)大批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者,随着社会需求的高涨,高等学校中MBA和MPA以及法律硕士的培养数量也越来越多,这是中国中产阶层中成长最快的一个部分;其实,不但人数增长很快,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MBA、MPA,还是法律硕士,其收入在目前的中国都在标准的中产阶层行列。以《经理人》杂志所做的2004年中国大陆MBA排行为例,表0…1为2004年大陆前5名商学院MBA学员的收入状况。

表0…1中国大陆前五名商学院培养的MBA的收入*排名商学院名称学员读MBA前

收入(万元)学员毕业后首份

工作收入(万元)毕业两年后的

收入涨幅(%)收入高于20万元

的比例(%)1清华大学7�6714�60168�8024�402复旦大学13�2719�0094�2028�903北京大学5�7913�10130�7010�504上海交大8�6717�00108�5023�105中山大学9�2513�60172�4041�20*《2004年中国MBA商学院排名》,//finance�sina��cn/nz/MBApm /Index�shtml。

(6)因高新技术的采用和新行业的出现而产生的高收入群体,如留学回国的创业者、建筑师、律师、会计师、房地产评估师、营销人员、影视制作人、股票经营者以及其他类型的自由职业者。

在确认中国中产阶层人口的时候,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讨论:其一,我们能够注意到,中国中产阶层群体的出现基本上是1978年后的事情。在西方,中产阶层的成长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中有相当的中产阶层家庭表现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