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部分 (3 / 5)

最有钱的一群精英,那些适应力量强、最懂得如何竞争的赢家,在新贫的气氛笼罩下,也担心会被淘汰,跌出赢者圈。从收入最高者到中产阶层,都对新来的“贫穷”感到很不舒服。对自己未来的收入不乐观、对未来的生活环境不看好,是台湾“新贫”阶级的共同隐忧。也有人提醒,不应该只将“所得”和“财富”当成幸福的唯一指标。虽然过去多数台湾人眼里的价值只有“钱”,因此不择手段追逐财富,牺牲其他的价值。但当逐渐成为主流的新贫阶级,慢慢变成中产阶层的同义词时,这也会是未来2~3年大家最关心、也最担心的趋势。陈雅慧,同前引文;2003年2月21日。

“教育普及”与“权力重新分配”(1)

“教育普及”与“权力重新分配” 对社会阶层间的影响力

根据相关统计,1952年,台湾地区的文盲高达总人口的42%,而1995年,文盲比率已降至6%。这样的转变应归功于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自1968年起,台湾当局即要求所有7~15岁的孩童都必须入学,至少接受九年国民教育。此一政策不但奠定教育普及的基础,同时也促成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该统计同时也指出:1950年,学龄儿童的就学率尚不及80%,然而到了1975年,就学率已超过90%了。同时,高中高职毕业生的升学率,也由1940~1960年间的40%左右上升至1986年的85%;而学龄人口(6~21岁)的在学率则由1965年的68%提高至1986年的79%。教育使人知识提升,经济发展则创造新兴部门和职位,两者并行不悖,互为因果。“###终身学习网”:《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台北,2002。

台湾现代化的阶段与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现代化的工程,是从1949年的农经改革开始的。第一阶段的政策实施主要有三:1949年的“三七五减租”、1951年的公地放领、及1953年的“耕者有其田”。其后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期四年经建计划,对发展台湾工业进行有系统的建设。以迄至1974年鉴于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应对能源危机的发生,1976年开始施行六年经建计划,并从1980年开始实施十年经建计划,且自1982年同时推行“科技发展方案”,展开以信息工业为主的科技化主导策略。陈瑞贵:《国际论坛——全球化下多元文化性的可能》,台北:南华大学学术期刊出版,1998年11月。

台湾社会结构的变迁

就结构功能论而言,任一社会部门的变迁必会带动其他部门的改变,使社会再趋于整合。从现代化的概念而言,变迁的过程会是全面的、整体的。从经济公平的角度而言,经济发展的硕果应普遍为社会大众所共享,即社会大众的福利应随经济发展而提高。台湾现代化的过程基本上不出此一理论架构。在人口组合、都市化、职业流动及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质量上表现出相同的趋向。

就人口组合而言,1951年以后的30年间,台湾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1951年出生率高达49�87%,死亡率为11�57%,到1985年降为出生率18�03%,死亡率4�81%,同期自然增加率由41�68%降到12�91%。死亡率的降低相对使台湾人口结构老化,高龄化人口比例增加。65岁以上人口同期由1951年的2�45%增至5�05%。同期预期寿命亦大幅延长,男性由53�38岁而为70�82岁,女性由56�33岁而为75�81岁,分别增加17�4岁、19�48岁。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降低,老年人口的增加,预期寿命的延长在人口转变理论上显示的意义是:家庭生活条件获得改善,夭折率降低,营养摄取来源充分,医疗条件良好,家庭及社会劳动力的需求转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