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规模、行为特征和发展前景等问题,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近期研究综述》,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网》,文章来源://�sociology�cass�net�cn/shxw/zxwz/t20040712_2272�htm。作为主观意识层面的中产阶层认同研究略嫌不足。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日益发展壮大,中产阶层自身开始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朦胧的意识与身份诉求。而社会大众对这一阶层的认识却非常模糊,各种看法与意见杂味相陈。中产阶层认同存在着较多的困惑与较大的局限,这无疑将会对中产阶层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带来障碍。了解当代中国中产阶层认同现状,并积极建构理性的认同,将对中产阶层的顺利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认同:探讨社会分层的新视角(1)
任何社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资源占有的不均等,由此而形成了社会分层。西方社会研究社会分层有诸多理论,而每一种理论又指导着一定的社会分层方法。比如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的三个最初来源,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润,地主得到地租,因此,社会上形成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三个主要阶级;德国古典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一个社会具有经济、政治、社会三种基本秩序,所以就产生了根据财富收入、权力和社会声望区分人群的三种基本的分层系统;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社会根据三种“市场能力”划分为三种阶级,即掌握生产资料的市场能力的上层阶级、具有教育和技能的市场能力的中产阶层、具有体力劳动的市场能力的下层阶级;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则透过不同的人群对吃、穿、住房、商店、诊所、家具、汽车以至音乐、书籍、戏剧、宠物、花、儿童玩具等的消费品味偏好,来分析和揭示这些消费品味偏好形成的社会分层结构。李培林:《话说社会分层》,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6~7页。
1949年,美国学者理山特斯开始采用主观自我阶级认定的方法,来探讨美国的社会结构。蔡淑玲:《中产阶层的分化与认同》,萧新煌主编《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层》,巨流图书公司,1989,第83页。他是较早采用主观认同方式来研究社会分层的学者,此后,陆续有其他学者步其后尘,从阶级意识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分层问题。在他们看来,所谓“阶级社会”,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阶级意识的存在。许多社会学家相信,阶层分化是阶级意识的运作而形成的。蔡淑玲:《中产阶层的分化与认同》,萧新煌主编《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层》,巨流图书公司,1989,第82~83页。而其中,认同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认同概念及其理解
“认同”译自英文identity。“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简金斯指出“认同”一词有两个含义:第一,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它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可见,“认同”揭示了“相似”(similarity)与“差别”(difference)的关系。“同一”与“差别”是认同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人的前后同一特性或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其实也就构成了与其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差别。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 1996); pp�3~4�
“认同”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迄今为止并无一个统一的定义。“认同”从哲学中产生,因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