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n Quotient; 简称NIQ)为数字鸿沟的综合性衡量指标,来比较我国不同地区间信息化程度的差距。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由6大类(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化人力资源以及信息化环境等)共20个指标构成。因此,在这种定义下,数字鸿沟被概念化定义为“不同地区间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差距”,操作化定义则为:以NIQ作为一个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系,以各地区之间信息化发展程度指标值的标准偏差与均值之商(S�D/Mean)为数字鸿沟的具体量度。Jin; J� & Xiong; C� (2002)� “Digital divide in terms of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Quotient: The perspective of Mainl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Digital Divide: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22~23 August 2002; Hong Kong�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在我们谈及中产阶层的演变时,数字鸿沟的恰当的概念定义应该指“社会各阶层之间在使用互联网上的差别”。这种质的差别通常潜伏在统计数字的深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网民构成中,收入中产阶层的成分并没有被明显地突出。
表5…30用户个人月收入500元以下501~1000元1001~1500元1501~2000元2001~2500元2501~3000元28�019�016�710�75�35�43001~4000元4001~5000元5001~6000元6001~10000元10000元以上无收入3�62�21�01�10�86�2
但从学历中产的构成来看,网民中的这一比例却一向明显偏高:虽然从第四次调查的59%起持续下降,现在,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网民已经只有30�7%,但是仍然是一个惊人的比例。
图5…1历次调查网民受教育程度分布
这说明了以下两个事实:①知识中产阶层对于网络接触的依赖程度很高,②知识仍然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壁垒。关于后者,有关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第十五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有:不懂电脑/网络,40�1%的非网民选择;没有上网设备,23�1%的非网民选择;觉得上网没用/不需要,16�1%的非网民选择;没时间上网,15�9%的非网民选择;认为上网费用贵,10�5%的非网民选择。此外,不感兴趣、年龄太大/太小、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对孩子影响不好、家长/老师不许上网等亦是妨碍非网民上网的原因,分别有7�2%、7�0%、3�2%、1�9%、1�2%的非网民选择。可见;不懂电脑/网络是影响我国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没有上网设备意味着缺少基本的经济实力,而不懂电脑/网络,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意味着文化的落伍——接踵而至的则是阶层的划分。
中产阶层正是在这样的一系列文化和经济特征上与非中产阶层拉开了距离,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媒介接触习惯:
电视疏离与网络依赖(6)
图5…2非网民不上网原因
新媒体与新中产阶层的信息需求
对于中产阶层接触网络的时间比非中产阶层长这个现象的一个最显在的解释是:随着人们工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