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回首1978读后感> 第1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部分 (3 / 4)

选题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批判“两个凡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公开批判“两个凡是”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打算给“两个凡是”找一个“替身”。而这个“替身”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人皆知的“天才论”和“句句是真理”。这样就不会有人反对了。他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要从众多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找出一个同“两个凡是”相对立的原理来。“两个凡是”把毛泽东的指示当做先验的东西,无需经过实践检验。还有,“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也是先验的,不需要检验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来,“两个凡是”的要害就是否认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于是,他确定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文章的主题。

文章从酝酿到完成,共花了半年的时间。到1977年7月上旬,文章的主题、观点、布局已基本成型。7月底,初稿已经完成。据胡福明说,这篇文章,是他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自己选定的题目,自己形成的主题,自己提出的观点,自己寻找的材料,自己拟定的提纲,自己撰写的文章。到1977年6月至8月,写成了七八千字的文章,于9月寄给了《光明日报》。

胡福明寄去的这篇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任何学说、理论、路线是否正确,都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才是真理,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则应予否定,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自觉地根据社会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学说,证实、发展真理,修正错误;(三)天才论、“句句是真理”是唯心论,流毒很深,必须继续深入批判。

可是,文章寄出4个月后仍没有消息。直到1978年1月14日,胡福明收到王强华寄来的一封信和两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小样。王强华在信中说,文章已经粗略地编了一下,“主要是把原稿第一部分压缩了,突出后两部分,但似觉得长了一些。是否请你看看再删一些,有些地方,文字的意思有些重复,可否精炼一些。”此外,文章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分寸上请仔细掌握一下,“不要使人有马列主义‘过时’论之感的副作用”。

胡福明却有自己的看法,在作了一番推敲之后,他认为,这样写不会有副作用。至于坚持真理标准,反对“两个凡是”,推动拨乱反正的主题,“也不宜改变”。所以,他第一次对文章“修改得很少”。为避免授人以把柄,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胡福明按照王强华的建议又作了几次修改。

3月13日,王强华致信胡福明:文章基本上已定稿,但联系实际较少。为了使文章更具有战斗力,“请适当增加联系实际部分”。他在信中还说,由于“四人帮”多年来靠片言只语吓唬人,使得一些人“至今仍不注意实践经验,不从实际出发,从概念出发,硬套某个指示,结果‘心有余悸’,许多工作搞不好。”他希望胡福明在修改文章时“考虑能否把这样意思的话写上”。〔28〕

2。 一个常识性问题引起的讨论(4)

根据王强华的建议,胡福明在修改文章时又加了一大段文字,其中提到:十年间,“四人帮”主观主义横行,他们抓住片言只语吓人,到处设置禁区,给人套上枷锁。所以,至今仍有一些同志,做工作,解决问题,既不总结实践经验,又不倾听群众意见,从概念出发,从原则出发,不问具体条件,把个别词句奉为教条,生搬硬套,明知不符合实际,也不敢从实际中引出新结论;遇到新情况下的新问题,不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翻书本、找语录,把个别词句作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管是否符合当前实际,不问能否做好工作;“判断是非,不以实践为标准,不拿事实作根据,而用片言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