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聊斋仙境特效> 第134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部分 (3 / 5)

是苏轼私下嘱咐杀羊的人,给他留下一般没人要的羊脊骨。取回家后,苏轼先将羊脊骨彻底煮透,再用酒浇在骨头上,点盐少许,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

苏轼在吃这些在羊脊骨间的碎肉,吸骨头间的骨髓时,竟吃出了海鲜虾蟹的味道。苏东坡给弟弟写信,介绍这种吃法,还调侃了一把,说:「这种吃法是不错,只是围绕在身边的几只狗都很不开心。」

单单用“美食家”来形容苏东坡,那还是小看了他。孟子说:“君子远庖厨。”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别人做的,自己做,不成。而好吃的人则不同,会吃但是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那不是标准的好吃,要说起诗人里的“好吃佬”,那非苏东坡莫属了。现在很多人都自诩为“吃货”,我们这种“吃货”在苏先生眼中恐怕还不够格哩,他热爱美食,也热爱厨房,属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写得文章”新三好男人。他不仅能吃、会吃,还会变着法子创造着吃,现在江南的几道特色菜,那可都和苏先生有关。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这短短四句话,

这感觉,啧啧啧……文坛上那个诗人形象突变,老鼠、蝙蝠、蛤蟆他都尝过,简直是“文坛李时珍”!

蜜唧指用糖沾胎盘里的老鼠。想想真的想呕吐。一般人很难好这一口。

想想吃过的最难吃的食物槟榔算一个,还有就是鱼腥草。鱼腥草,是在贵州吃的,应该正宗。味道让人直作呕。

至于老鼠,除了小青外,沈石还没发现对其念念不忘,换着花样吃的人。

若是放在现代,《舌尖上的中国》制片人非他莫属,也就那个传说中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可以与他较技了,毕竟他是一个丢到沙漠也能写出食谱的男人啊!

而小青与他……嗯!般配。

想一想吧!别人家正常吃食。就苏轼家,一大盘老鼠上了桌。小青与他不仅吃的开心,恐怕还会评论的有模有样的……肉很紧实,很香。什么的。

如果有他们带头,烤羊肉串什么的,是不是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叫烤鼠肉串了。

反正沈石上一辈子,没少听说个别不良烤羊肉串的,根本不是羊肉,是用老鼠肉代替羊肉的。

记得那时候自己年轻,肉不够吃,没有足够的肉票,一次外出吃羊肉串,大家都喝高了,再上羊肉串时,沈石正好和老板的眼光相对,老板的那种暧昧眼光后来位听说老板的羊肉串是老鼠肉做得。

这个时间,苏轼应该出生了吧!

要不找一找苏轼。不给小青找个共同爱好的吃货,自己是别想安生了。

“石儿,吃了这碗粥,好好休息一下,还有三个时辰便开考了。”

直到沈石来送粥,沈石才发现:什么?三天已经过完了。自己这是听她说了三天的老鼠?

沈石看了下小青,然后看向小咕噜,意思很明确:“你能不能在不吃她的前题下,吞她几个时辰?”

沈石的目的很简单。只要给他几个时辰,把题库一做,再把几个文人大佬的论语注一背。这就齐了,应该是考的中的。

这要感谢大宋立国未久,大佬们还不多。

一如当年的沈石学马哲,没那么多的大佬们加内容,那马哲也就薄薄的一本,上、下册加起来也没一百页。

再看沈石穿越前的马哲……你说两句,我补充两句……啧啧啧,全成了大部头,真心同情以后的小学生。

而且这玩意儿就与大宋的半本论语一个兴致,不是真正坐上那个位子,谁会有那耐心听你瞎比比?

小咕噜打了哈欠,等沈母出去后,直接把小青一拍。然后便看见小青直接化了原形。

小咕噜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