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西路军军歌> 第17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部分 (3 / 4)

田报社编辑长;陈清源化名陈浩然,编辑,后调任阿克苏报社编辑长;陈谷音化名陈克琴,先任迪化师范音乐教师,后调任报社编辑;郭春则化名郭慎先,先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后调任报社编辑、校对科科长。

当时报社有职工80余人,其中采编人员近30人。一些年轻的记者编辑,看到共产党人挤住在狭窄的宿舍里,却不分昼夜地工作和学习,深受感动。他们拿共产党人的工作精神和生活态度同任何部门和单位的情况做比较,觉得每一个人都那么优秀,那么坦诚,那么可亲,觉得这些人是真正为新疆新闻事业献身的。共产党人也有意识地同进步青年交朋友,团结教育他们。凡是党员能够看到的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言论,未及公开发表或不便在报刊上转载的,看过后转交他们阅读,有时还组织一些座谈等。大家谈了许多,不管是严肃的话还是幼稚的话,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这些青年逐渐接受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参加共产党或党领导的组织。报社党员较多,有党小组,但他们遵循上级规定,在新疆不建立党组织,不发展*员,不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

邓发、陈潭秋都十分重视报纸宣传。报纸的重要社论、文章或消息他们都要审看。1939年秋天,周恩来和邓颖超去苏联路经迪化,在南梁招待所召见汪小川汇报报社的情况。周恩来耐心地听完汇报,明确指示:一定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一定要团结各族人民,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坚持抗战到最后胜利。在周恩来等人深思熟虑目标远大的嘱咐中,《新疆日报》的编辑方针和版面内容不断改进,*党人努力使之为团结抗日多尽一份力量。

茅盾、张仲实接受杜重远先生邀请来到新疆。报社人员,特别是副刊《绿洲》的编辑欣喜若狂,约请两人写文章、演讲、开座谈会。茅盾、张仲实为报纸说了些好话,也提了些改进意见。报社决定扩充副刊,增加期数,加大版面,甚至想筹办类似“绿洲”之名的文艺刊物。这么一件事,被盛世才一伙知道,多方加以阻挠,原来报屁股上小块“绿洲”副刊也不能照常出版了。茅盾和张仲实看到盛世才统治如此*、暴戾,料想在新疆难有作为,很快就束装东返了。

《新疆日报》曾经发表过大量有关抗日战争的消息和文章,还全文转载过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新*主义论》《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等。对“皖南事变”的真相,《新疆日报》也和延安及其他解放区的报纸一样,进行了充分的揭露,并且发表了盛世才签发的支持新四军的通电。《新疆日报》让人们透视世界大潮和时代走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疆的新闻可以与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对应起来。新疆的新闻难有独立人格。

抗战初期,在全国抗日潮流的影响下,盛世才对报纸大量转载*领导人和国内进步人士的文章、讲话、著作纵然心有芥蒂,但毕竟不好提出反对。可是自从他将爱国*人士杜重远软禁在家之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连续用通报形式给汪小川记“大过”两次,而且明令通报。记过的理由说是报纸上发现了差错,诸如“督办”成了“督辨”。秋日的迪化透出丝丝阴冷,汪小川感到局促、郁闷,处处缚手缚脚,时时憋气窝火,又不愿意也无法和盛讲什么道理。经过上级同意,他于1939年底借口“家严病重”,怀着残缺的新疆梦、报纸梦,请长假回了延安,和他同行的有韩光。韩光先在督办公署任副官,后被盛调离迪化,任布尔津县县长。

《西路军》 行政长副社长边防大队长(7)

《新疆日报》文艺版搞了一次有奖征稿活动,全疆有几千篇文章应征,新疆学院一位姓徐的学生获得第一名。他们又创办了《新疆文艺》专版,把一些青年文学艺术爱好者组织起来写文艺评论文章。这些青年写文章很认真,有的批评很严厉。通过这个办法,培养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