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觉得自己干的累了,就会撂挑子,搞什么“民选政治”,韩升可不想把大顺朝彻底交给刘愈来霍霍。他只能苦笑一声,当这件事连提都没提过。
很快,韩升把详细的名单递交给了刘愈,都是他请调到尚书台帮他忙的。刘愈看了看,这份名单上所涉及的几个人,都没有太深的资历,一般都是些出身贫寒的后起之秀,以前几科的进士,又或者是在朝中常年郁郁不得志的。刘愈也理解韩升所想,只有把这些不得志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或许才肯为了前途拼命,尽心帮他忙。
对于这样一份名单,刘愈没有删减任何一人便做了批示,将韩升所请的人全部调到尚书台。而在其后,刘愈又用朱笔补上一个,这个人在外人看来甚至韩升看来都不太能接受,便是在近来一直做一些“恶事”而招惹众怒的都察院都御史廖明升。
“韩老哥,虽然明升这个人,做事不太讨喜,但好在他是为大顺朝在尽力。”刘愈对韩升解释道,“让他暂时先领着尚书台的差事,让他从旁辅助你一下,他都察院的差事仍旧领着。等三清教的事彻底处理完,我再对他另行安排。”
韩升感觉到刘愈对廖明升的提拔有些“过分”,但他还是没说什么。
任何一个朝代,都要有“奸臣”,这是惯例。至于为什么,韩升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大致跟皇帝的立场有关,只有朝中有彼此敌对的势力互相制衡,当权者才不会担心下面的人觊觎上面的权力,而廖明升一身“邪气”,办事又不择手段,正是这“奸臣”的最佳代表。
而刘愈也是明知道廖明升此人是小人,却仍然重用。这证明刘愈在用人上不会拘泥于礼法,只要对朝局有利的,哪怕就是个奸邪之徒,刘愈也会毫不犹豫的重用。韩升知道,自己没得拒绝,只能接受。(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五章 最后一战的号角(上)
到腊月里,城中居民在渡过闹心的一年之后,也在准备新年的到来。此时朝野上下也基本平静下来,一股要改元的呼声,依旧像冬天里的西风一样愈刮愈烈。
启昌的年号眼看走到了头,连刘愈也觉得是该改改,礼部的人也开会议了两次,暂时没出什么结果。这时候突厥使节的队伍眼看就到了长安城,到了朝廷要大张旗鼓出去迎接的时候,刘愈只好暂时把这件事搁置起来。刘愈没有留苏彦在长安城里过年的打算,苏彦在长安城也似乎很巴望早些到地方上就藩,写了“罪臣表”,让刘愈觉得苏彦是迫不及待要到地方去,最后刘愈一合计,在腊月初十派人送苏彦离开,而护送的使节,便是这次刚去迎接了突厥使节的临清侯柴锦。
刘愈觉得苏彦还是有事隐瞒,不然这个不懂事的人,也不会写什么《罪臣表》,刘愈看过之后,简直觉得苏彦是什么大文豪,在向朝廷表示他没有要反抗朝廷的决心。话说的越漂亮越让刘愈感觉到不妥。
不妥归不妥,刘愈也下不去狠手对苏彦痛加杀手。苏彦好像也意识到留在长安城,只会让刘愈随时改变主意,所以他才会如此迫不及待要离开长安,哪怕这里留下他一些美好的回忆,哪怕就藩的道路上有太多未知的危险。
腊月初七,朝廷在长安城东门外大张旗鼓迎接突厥使节的到来。对于长安城居民来说,这是特别的一天,在经历了多舛的一年之后。在经历了丧家之痛之后。朝廷却迎来了一次长脸的时候。曾经对大顺朝动武的突厥人,像子民一样进长安城来朝拜,同时带来了大批的牛羊作为贡品,这是可以饿着肚皮顶着寒风出来“长脸”的好时候。
荣誉共享,即便大顺朝老百姓还有很多尚在灾后苦难之后,他们还是顶着凛冽寒风,跟朝廷文武百官一起,出来亲历这“荣耀一刻”。最后刘愈都觉得不太好意思。怎么也要对普通老百姓意思意思,于是下令在迎接使节之后,在长安城中新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