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部分 (1 / 5)

还有一种叫稻床。有点像长凳,宽四尺,高二尺,有些是四足有些是二足的。面嵌竹条,相间成空隙。它形似床,以木制,所以叫稻床。农人两手持稻以穗击于床,使稻谷脱于地为止。

这两种手工方法比现代的脱粒机效益慢得多了,但这时候的产量普通不高倒也能赶得上。一般的农户,家里人手多的,都是分批来

一般是由家里手脚麻利的在田里抢收,而力气大的成年男子则负责专门挑担,而家里的半大孩子则留一两个人趁着稻谷新鲜好脱粒时,在家里的大人把稻谷从田里挑上来之后,及时进行脱粒。

而家里的老弱则专等着稻谷脱下来后,把它们扰在一处,用大大的竹蓖扬起多余的稻杆等杂物,再把剩下的已经扬干净无杂物的谷子趁着日头高照赶紧进行摊晾。

而家里最小的娃子也不是躲清闲的这时候会帮着带家里更小的奶娃子,还要带这些奶娃子帮着家里在晒谷场看守,免得鸡鸭等活物来吃了谷子,除了这个,还要隔一段时间就用爪爬把谷子进行翻晾。

所以收割时节那是全家出动的。上上下下都不得闲。书院也放十日的农忙假。

而到了傍晚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之后,地里才会收工。这时候摊晒了一天的谷子也晒得差不多了次日日头要是好的话,再晾晒一天就能收仓了。第三天就能上称卖了。一般情况下,次日下午都有收粮的带着称砣和麻袋来田间地头收粮了。

傅紫萱带着寒冰四处走走看看,让清风和云霁各处去巡视,有他们两人在,想必没人敢添乱,有小心思的也趁早把小心思埋了。

当天傍晚,地里就抢收了一半,这样的话,三天不到大玉庄就能全部收割完毕了。傅紫萱对这个速度还算满意。日头下来之后,就领了疲惫了一天的家人回转傅家庄。

夜里大家子人在傅天河家吃过饭之后,又通报了各处的情况,紫萱已是开始为夏种浸种之后,大家心里很是高兴。

这第一茬已是成绩喜人了,赶得上过去傅天湖和傅天海等人种好几年的了,不曾想还有第二茬种呢。真真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劳累了一天,大家也没多聊,都赶着各回各家歇了去了。

次日中午,傅紫萱正在大玉庄巡视的时候,就看见王直带了一车子人过来找她。

到了近前,才看到原来是郭槐家到了。傅紫萱很是高兴,这会真真是缺人手的厉害。本来傅紫松和傅紫文等人也都要从城里回来帮忙收割的,被傅紫萱及时止住了。

不是不缺人,只不过城里也离他们不得,最后也只让傅紫文的妻子李氏回家煮饭做一些家事了。其余人还是在城里该干嘛干嘛。

这郭槐一家的到来,让傅紫萱松了一口气。这郭槐和郭仲夏在幽州等地是收了好几年粮的,对收粮那可是熟悉得很,这可省了傅紫萱好些事了。不然让她去收粮,乡里乡亲的她也抹不开面子,有这父子俩就好办多了。

这一家子,郭槐四十五岁,其妻柳氏四十四岁,夫妻俩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是郭仲夏,今年二十六。这郭仲夏的妻子牛氏比他小两岁,夫妻俩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郭元扬八岁,二儿子郭元帆才六岁。一家子人口倒是简单。

傅紫萱搀起这刚见面就跪倒在地上的一家子,问道:“路上可还顺利?”

郭槐就说道:“顺利。幽州的事我们都交待妥当了才过来的。一路上我们也收了好些五谷杂粮。听小姐的话,只收了少许去年的粮。今年的,都还没打下来,还没哪一种稻子比天香米下来得更早的。所以今年的新粮我们都还没收,就只收了一些白糯米、黑糯米、麦子、玉米、小米及一些精磨的白面、粗面及各类豆子等。这拖家带口的我们也没办法收得太多,想着等见到小姐把一家子安顿好后,我再带着仲夏到平州周边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