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 易经(三)
宋乘易也不禁面有得色,他貌似无意地扫了一眼楚林风。
楚林风故作不知,只是翻着白眼看着房梁。他早想好了,今天不论发生什么事,他就是这副表情了。
此时,李元朗终于又挑出一份,点头评到,“能懂得‘五行之理,原出自然,天地生成,莫不有数’,也算难得了。”
随即,朗声道,“幻灵宫万峰,乙等。”
至此案上只剩了最后两份卷子。
李元朗顺手拿起上面那份,随意地看着。
可是他的眉头却越看越紧,脸上的表情也郑重起来。
看完一遍,想了想。
又看一遍,再想想。
又再看一遍,又再想。
……
“咳!”九道真人轻咳一声。
李元朗浑然不觉,竟拿着卷子念出声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暗瞢暗,谁能极之?冯冀惟象,何以识之?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谁营度之?八柱何当,东南何亏?日月安属?列星焉陈?”
原来这是千语的卷子!
这段话本是那方先生的杰作,只不过千语记性极好过目不忘,此刻便照搬了过来。
他小孩心性,心想,你们既要考我,我便也来考考你们。方先生有这么多疑问,且看你们如何做答!
“咳!咳!”九道真人又咳了两声,见李元朗还是不觉,只好出声问道,“李师兄,此卷如何啊?”
李元朗毫不犹豫地答道,“甲等!自然是甲等!他年纪虽小,想法却如此新颖奇特,难得!难得!这些问题我竟从没想过,惭愧!惭愧!”
说罢,他收敛心神,正色道,“潜龙岛楚千语,甲等!”
这一次,羡慕的目光如雨点般落到楚林风身上。
只有宋乘易干咳一声,别过头去。
此刻李元朗脑子里还是不由自主地想着千语那些问题,他心不在焉地拿起最后一张卷子。
然而一看之下,他的脑子轰的一声,一片空白。
卷子上是一个大圈。
这自然是小狗子的大作了。
刚才让九道真人和林太清犹豫不决的自然也是它。
可这个圈在李元朗的眼中却不是个圈,而是个圆!
而圆是什么?
圆便是太极。
近年来,李元朗研究古太极图颇有心得。他认为人们只知○之为太极,却不知此圆作者本欲其团圆旋转百千万周不已,乃是形容其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之妙也。但画笔之下无可奈何,只能如此画。
而太极虽一气循环,其实界分阴阳,可是这一个圆表现不出阴阳动静之别,于是作者只能再画一个圆来示意,左白者为阳,右黑者为阴,是为阴静阳动图。
而阴静阳动其实皆是其中原有之物。
即是说,古太极图虽人为地划为五个层次,其实只是受笔画的限制,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其实还是一个太极图一气流行的全过程。
此刻,看着这个圈,李元朗只觉嗓子有些发干,不想自己苦心钻研数年引以为傲之成果,竟被一个孩子一笔点破。
他愣愣的一时无语。
第六章 易经(四)
其实,若是一般人看到这个○,恐怕立时便要当成白卷处理。可九道真人和林太清对《易经》有一定的研究,便想到了太极。而李元朗对《易经》沉迷到近乎痴狂,自然看法又有不同。
但这里又有一个别的缘故,就是千语那篇文章。
李元朗是先看了千语那篇文章的,而千语那篇文章实为方先生所作,深藏玄机十分精妙,李元朗痴迷此道,一看之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