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8部分 (4 / 4)

工业和强大的科技力量。他们源源不断的为中队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兵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中国已经组建起了一支总数500余万人,装备精良的强大军队,同时还建立起巨大的物资储备。

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在于,中国只是利用其现有的工业基础执行一套宽度军备计划。在战前的六年,整个中国工业产值仅有16%~17%直接用于军事,虽然中国工业完全能够为军队提供在数量、质量上居于优势的武器装备,并能够应付短期战争带来的消耗,但若要为了长期战争而对工业全面改组,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中国的政治格局不允许这样做。统治阶层固然指望在扩军备战中发财或者晋升,但并不热衷于为一场难以取胜的大规模消耗战做“赔本”买卖。而中国人民寄予希望的,是政府消灭失业、改善生活的承诺而不是战争。

与战备松懈的西方民主国家相比,中国的军备确实非常强大。加上华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胜利的事实。使人们都愿意相信“中国重整军备的成绩在世界上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但事实上,苏联的扩张军备才更可怕,尤其是在德国人的帮助下,苏联的军事力量更是急剧膨胀。

马克思和列宁都坚决主张依靠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革命,而后者却认为既然新的帝国世界大战不可避免。那么资本主义的互相厮杀,将为苏维埃国家提供消灭它的最好时机。斯大林曾在小范围内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了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社会主义阵营;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消灭帝国主义”。在另一次谈话中,莫洛托夫则引用《宣言》阐述他们的观点:“人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们主张用暴力推翻现存的一切社会制度”。这正是他们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

继承列宁遗志、用具体措施实现伟大梦想的高加索小城鞋匠之子斯大林,和出身小康人家、充满了民族“浪漫主义”的阿道夫?希特勒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当少年希特勒还沉浸在日尔曼神话的幻想中时。已经是职业革命者的斯大林正在冰天雪地、环境险恶的西伯利亚流放地与大自然做着斗争;当希特勒在西线的战壕里充当炮灰时,斯大林已经在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被某些人称为“最伟大的平庸者”的斯大林,没有希特勒那样的天赋和敏锐的直觉,也不会凭借狂热的情绪去歇斯底里地蛊惑人心。但他有足够坚强的神经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来实现目标而不惜任何代价与牺牲;也有着足够灵活的手段来利用各种因素。

对斯大林来说,继承故去的列宁成为苏联新的领导人并实现伟大梦想并不轻松。苏联不像战败国德国那样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但这个新生政权被整个西方世界仇视的程度却远远超过了德国。俄国在战前就远远落后于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强国(德国却是其中最先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大规模残酷内战又带给她空前的毁灭。固然。输掉战争的德国付出了700多万人的生命,工业产值下降了50%,还遭到战胜国的勒索。但战火毕竟没有蔓延到其本土,国家元气尚存,因此德国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损害最小的欧洲大陆国家。

而在俄国。战火燃遍了全国,吞噬了1400万条生命,城市和乡村被化为废墟,国家陷入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当硝烟散尽,巨大国家的广袤大地上遍布着断壁残垣和来不及掩埋的尸体,经济基础遭到无情的摧残。数百年来积累的财富几乎丧失殆尽。活下来的人们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