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頁 (2 / 2)

情也將他留在了上海,直到4月20日,他才返回廣州。然後,他立即投入了與那裡的叛軍的戰鬥,這段時期,局勢一片混亂,進攻與反擊、忠誠與背叛、好運與惡運、敵對與競爭,錯綜複雜,變幻莫測。

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孫中山的權力越來越不穩定了。

正是在這段時間裡,孫中山決定聯合新的盟友‐‐莫斯科新政權領導人,以改變他的運氣。

1918年7月4日,蘇維埃政權剛成立不久,蘇俄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宣布,蘇俄單方面廢除歷代沙皇與中國及以中國為代價而與日本和其他國家簽訂的協議和不平等條約。除了1919年7月25日的宣告外,蘇俄又於1920年9月27日發表第二次對華宣言,並正式通知了北京政府。

這一系列友好的聲明受到廣大中國人民的歡迎。最初,蘇俄並不重視孫中山和他的國民黨,只把它看作南方的一個小集團。蘇俄頻頻向北洋政府提出各種建議,但是在西方列強和日本控制下的各屆北洋政府均加以拒絕,於是,蘇聯人決定發展與國民黨的關係。與此同時,孫中山意識到他的權力基礎很不牢固,指望西方列強是不可能的,於是決定響應蘇聯人的建議。

蘇聯的利益並不一定都要由蘇聯人來代表。1919年列寧建立共產國際,以把革命推向世界各個角落。

第一個派往中國的共產國際代表是斯內弗利特,化名為馬林,他以旅遊者的身份於1921年春來到中國,並前往廣西會見了孫中山,這次見面,孫中山給馬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馬林認識到國民黨是中國民族主義的主要代表。

1922年1月,廣州和香港爆發了海員大罷工,馬林發現國民黨很好地組織了這次新型的中國工人運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