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生命的智慧杨宁> 第1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部分 (3 / 4)

本源究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干竖之,枝叶扶疏之妙。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68)这话表明毛泽东对曾国藩的佩服无以复加。

诚如毛泽东所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为何对曾偏爱至此,我觉得还有三点特殊原因可以解释。

其一,湘潭和湘乡两县毗邻,毛家和曾家相距不过几十里路,而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就是湘乡人,少年毛泽东常住外祖父家。曾国藩是1872年去世的,毛泽东是1893年出生的,相隔21年,可以想见少年毛泽东是听着曾国藩的故事长大的,这是一种乡情的耳濡目染,人文的启蒙教育。

其二,恰如曾国藩密荐左、李所言,“取势宏远。” 曾国藩自己就身体力行。剿灭洪杨之后,他将天下财富聚集湖南,主要不是用来大兴土木,光宗耀祖,而是兴办乡间教育。湖南近代以来人才辈出,重要原因就是乡间教育办得好,从娃娃抓起。其中毛泽东就读的东山学堂,就为曾国藩所创办。后来,毛泽东曾多次说起“没有东山学堂,我就不可能走到长沙,如果走不到长沙,我就更不可能走向全国。”言词之间,充满了对东山学堂和先贤曾国藩的感念之情。

其三,曾国藩一介书生,36岁时以礼部侍郎的身份被咸丰夺情,受命于危难之际,办团练、聚乡勇,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挽狂澜于既倒,历经10余年而剿灭洪杨。文人出身,和军事不沾边,从不舞枪弄棍,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和曾国藩其实是很相似的。他练游泳,搞风浴雨浴,也是为了练意志练体魄,跟武艺并不相干。1927年,朱毛井冈会师时,毛泽东唯一一次背上手枪,还撰打油诗自嘲曰:“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语气颇为不屑。这是一次文字记载。还有一次图片记载是1964年,毛泽东在罗瑞卿陪同下检阅了大比武之后,一时兴奋,现场留下两张照片,一为挥拳打沙袋,一为端着步枪作瞄准状。这就是作为千军万马统帅的毛泽东毕生留给我们和武器、武艺相关的记载。此外,如毛自述,他所读兵书也不多。长征途中,博古、李德等教条主义者嘲笑毛泽东打仗就靠两本书,一本是《孙子兵法》,一本是《三国演义》。毛泽东后来多次反驳这种说法,说《三国演义》是从小就看过的,但是《孙子兵法》那个时候我根本就没看过。当然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可信,但大体说明毛泽东以前和军事无渊源。闹秋收起义,上井冈占山为王,实在也是被逼无奈。因为蒋介石搞了政变,要杀共产党人,你不杀他,他来杀你。而且毛、曾之间还有一点也很相似,开始多是屡战屡败,曾国藩弄得两次跳水自尽,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的队伍也是且战且走,到永新三湾改编才基本稳住阵脚,后来又历经了第四、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万里转移的大跌宕、大挫折,但是屡败屡战,愈挫愈奋,最终都战胜了对手,成为了王者。

txt小说上传分享

毛泽东诗词的一种解读(29)

现在我们就湖湘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作四点小结。第一点就是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激发了毛泽东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兼济天下、舍我其谁。第二点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培养了毛泽东坚强的革命意志,广阔胸襟和领袖气质。毛的成功可以说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由于意志的坚定和强大所致,但后期发展到唯意志论,过分看重夸大精神的作用,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第三点就是中国传统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马列主义的结合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基础。这里所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指王船山的哲学思想体系。第四点就是军政谋略启迪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