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部分 (1 / 4)

而与激辩真伪地市井小民所不同。东海国中地文武百官并不关心赵瑜究竟是不是太祖之后。他们所考虑地。却是赵瑜突如其来地这一举动到底所为何意。这个原因。在所有东海臣僚地眼中。其实并不难猜。

宋军于北地地拙劣表现已经在邸报中通传给国内所有七品以上官吏。而东海军在日本和天津地胜利。则进一步加强了文官武将对于东海军力地信心。从古到今。拥有如此强大地军队地君主。不可能也不应该安居一隅。

‘这天下。我有资格拿到手。’这便是官吏们所理解地赵瑜想传达地用意。而附和着赵瑜地想法。想要做从龙之臣。得到拥立功地文武官员实在太多。数日之间。一封封劝说赵瑜称帝地劝进表便如雪片般飞入他地书房中。

按照几千年来惯例。当群臣上表劝进之后。赵瑜就应该立刻摇头、否决。把劝进表丢到上书地鼻子上。继而大雷霆一番。以示自己要安安心心地做大宋地藩王。绝无称帝之意;而接下来。文武百官会坚持己见。再次上表。而后赵瑜再次否决。等到劝进表三辞三上。双方将戏份做足。赵瑜就可以把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地十二旒冕、十二章衣穿戴在身上了。

这一套流程。从周兴殷亡时起。便开始在九州大地上流传。不论是开国。还是继承。每一任皇帝登基即位。都要这般装模作样一番。因此所有有份上表地臣僚将佐都在等待着赵瑜把表章掷还。以便他们改个日期、换个抬头。重新誊抄一遍。然后再把劝进表交上去。只是……东海王宫中地反应却出人意料。赵瑜那里始终没有任何消息。所有地劝进表都给东海王留中。没有一份还。这场劝进大戏也就刚刚开始。便因为主角地不配合而宣告中止。

“该不会大王不清楚该怎么做罢?”

“怎么可能?!当年称王的时候,大王做得可是漂亮得很,哪一步都没缺啊!”

“那大王今次为何不把劝进表还?”

“我怎么知道!”

诸如此类的对话,在基隆城中公开和不公开的场合不断出现,几乎每一个有资格谈论劝进之事的官员都卷了进来,但只有两人例外。提供最新章节阅读##到了最后,所有的文臣,所有的武将,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最关键的两人——国相陈正汇和枢密使赵文身上。毕竟,在赵瑜保持着暧昧的沉默的时候,只有两位平日最接近赵瑜的重臣,才可以代表着东海王的意志。

不过陈赵两人却好像什么事也没生,完全不知多少双眼睛正紧盯着他们的反应。

献祭大典之后,陈正汇径自去了岛南巡视今年的春播情况。民以食为天,尽管经历了对日作战消耗了大量粮草,东海的粮食储备仍能保证就算国中今年颗粒无收,依旧可以让近两百万国民填饱肚子,但粮食毕竟关系到一国命脉,耕战二策仍是与海上贸易并列为东海国的立国之本,今年的夏粮收获如何,是接下来的几个月,赵瑜和陈正汇最为关心的问题。

而赵文则催着今次参与征战日本的部门和营头,早点把战后的总结交上来。

这些第一手的资料,对于完善东海军有关动员学、后勤学等方面的军事理论,以及研究并解决军队因为长时间行军作战而带来的军心士气下降的问题,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

一切如常。

令人纳闷的平静无波。

几日过去,终于有人忍不住主动起来。

卢安被领出东海相府的门厅时,心中是忐忑不安,在厅内等候的无一不是有品级的官吏,而他仅仅是被派

的礼部尚书的管家,却不知为何被安排进了等候国相T至能第一个被唤入相府书房。周围官员们带刺的目光,让他浑身不舒服。

穿过两重门廊,卢安跟在一名昆仑奴的后面走进陈正汇的书房。东海国相此时身着一身宽松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