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部分 (2 / 4)

称为纯洁的“从天上掉下来的精灵”的英国浪漫主义作家雪莱,也把肉体看做是灵魂结合的媒体,在1821年所作的《共同的灵魂》一诗中,雪莱这样写道:

我们的呼吸将混合为一,

我们的胸脯连为一体,

我们的嘴唇不用言语,

用激情的雄辩动作藏匿。

灵魂在它们之间燃烧,泉水

在我们内心最深处滚沸的水流

从我们生命深处的涌泉淌出,

融化进爱的激情的金色纯粹。

我们将结为一体,

灵魂将在两具躯壳中结合为一……

五 张扬生命本能(4)

两个意志共享同一希冀,

两个互相庇护的心灵之中有着同一意欲,

同一生命,同一死亡,

同一天堂,同一地狱,

同一永恒,同一毁灭……

诗在临近结束时既表现了爱的意欲,也表现了爱的行为:

我喘息,我沉入,我颤动,我死去!

在雪莱笔下,两个灵魂的结合通过肉体结合的形式显得更为真实,更激动人心。

作家、艺术家认为,既然是人的本能,就应该顺应它,而不应该去人为地控制它、压抑它,把它单一化,用外在的社会形式把它强行地束缚在桎梏之中。这将有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使人退化,把生命活动变成一种机械运动。作家、艺术家认为,对待男女之事应该像对待饮食一样,应该使之丰富化、多样化,顺应人的自然要求,让它自行调节自身的形式、种类、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展人性,促进人的进化,更能够使人在有生之年尽情享受生之欢乐和幸福,过一个有质量的人生。

顺应天性,顺应本能,这是作家、艺术家对于人的一贯主张,同时他们也是这一主张的贯彻者、实施者和歌颂者。他们总是无条件地讴歌顺应自然、顺应本能的生活,鞭挞反自然、抑制本能的行为。他们这种做法有时使社会大为不悦,甚至极为愤怒,因为作家、艺术家在表现他们的主题时从不节制,总是随心所欲,尽兴尽致,并推至极端,从不考虑是否与社会道德能够相容,社会大众是否有能力接纳而不产生负面效应。他们从内心里对社会道德总是不屑一顾,他们一贯一意孤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们往往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与社会道德相对抗的地位,因而遭到维护社会道德的义士的谴责。

然而,作家、艺术家似乎并不在乎别人的攻击和谴责,他们认为,社会道德以及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宁的种种力量如宗教、法律、习俗、礼仪、伦理等都是限制人们自由地顺应本能、顺应天性要求的力量。有时它们过分压抑人的天性,使人变成畸形人,而对本能的过分压制会导致本能的拼命反抗,甚至是疯狂的报复。

他们认为,宗教是一种违反人类天性、戕害人类本能的势力,它使人们去做他们不可能做到的事,让人弃绝本能、欲望乃至生命,因此人的本能总是不断地向它进行报复。不让明着来,他们就暗着行。和尚偷情,教士私通,老和尚不结婚小和尚哪里来?教士没有私生子怎望后继有人?有关这一点,历史上有着不少的记载。

一位名叫德·林考特的人说:“这是一个修女和妓女意义相同的时代。”

巴黎神学院的一位医生尼古拉斯·克里曼吉斯也说道:“说实在话,我们的修道院——我不能说它是上帝的寺院——如今除了称其为维纳斯的居所之外,还能称它什么呢?如今难道人们还认识不清,当一个姑娘戴上了面纱,她就是在走向地狱吗?”

加尔文是著名的新教改革家,他对当时的状况也深有感触,对于那时的混乱他的评价是:“哪怕在十个修道院中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