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虽然是蒙古势力的上升期,但是其铁骑面对距海岸线不远的江华岛防御无计可施(江华岛距今天的韩国首尔仅五十公里,与陆地之间仅有约1公里宽海峡相隔),已经暴露出这个庞大陆军事政权的软肋,那便是面对海洋,哪怕只是浅浅的一公里海峡,它都是陌生且恐惧的。这一点,已经为此后忽必烈时代征讨日本失败做出了提前的诠释。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 蒙古人的奋斗(4)
蒙古人在高丽和州(今朝鲜永兴)设置双城总管府,管辖原高丽东北部地区。此后,双城总管府隶属于元朝辽阳行省,存在近百年,其间蒙古派员入高丽监国,高丽世子入质大都。
忽必烈继任大汗后,送这位年轻的王子回国统治高丽,并使他成为自己的女婿,后来的高丽国王就都有了蒙古血统。
拖雷系代替窝阔台系自公元1250年拥有大汗宝座,属于这一系的有蒙哥大汗(在位至公元1259年)和忽必烈大汗(在位至公元1294年)。忽必烈及其子孙一方面以蒙古大汗的名义统管欧亚四大汗国,另一方面又以世袭皇帝的身份统治中国地区,并且其正统地位受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认可。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即大汗位,在这里,忽必烈采纳了汉族幕僚的建议,颁布即位诏书,称皇帝,以表示自己正统王朝统治者的身份。忽必烈的政治志向远超其兄蒙哥汗、其父托雷汗,他企图变革蒙古汗国的国家体制。他不仅要做蒙古帝国大汗,还要做中原正统封建王朝的合法继承人。此后,由于权力和意识形态之争,忽必烈与其幼弟阿里不哥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汗位争夺战,阿里不哥最终认输,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又经过四年的筹备期,南图以汉人为主体民族的赵宋南渡政权。
公元1264年,忽必烈汗将蒙古帝国首都从和林迁到燕京(今北京,原金朝中都,金亡后称为燕京),后又改其名为大都,从此,大都正式替代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旧都和林成为元朝陪都,同时也是元朝岭北行省(辖境包括今西伯利亚大部、蒙古共和国、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各一部)治所所在。
公元1271年(南宋咸淳七年)11月,忽必烈建国号曰大元,取中国经典《易经》中“乾元”之义。忽必烈迁都大都之后,继续推行汉法、任用汉族官员。
在与大臣进行商讨的时候,忽必烈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依靠游牧即便能建立起一个国家,也不能很好地维持巩固下去。”
但四大汗国中的其他三个国家对忽必烈“行汉法”并不认同。所以,中国元朝与蒙古帝国又有本质的区别。
无论是作为蒙古大汗,还是中国正统王朝皇帝,忽必烈都有理由去自负。他的祖辈、父辈带领着蒙古帝国走向辉煌,从生下的那一天起,忽必烈一生的征战岁月便已注定。
公元1266年,四川开州在这一年被攻陷,但是第二年就被宋人光复。虽然忽必烈的决策越来越倚重于自己所信任的汉人幕僚,但他对大多数汉人还是不放心,或者说没有绝对的自信去放权给他们,他下诏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访司及部府幕官之长均用蒙古、色目人。但是第二年又花重金敕修山东曲阜的孔庙。忽必烈的心情是这样的矛盾。
公元1266年,忽必烈还在大都饶有兴趣地接见了来自威尼斯的商界望族马可?波罗一行,他详细询问了威尼斯的风土人情、立法、军事、国家治理等情况,了解到了罗马教廷的概况。于是,忽必烈在军务的间隙,给罗马教皇写了一封信,要教皇委派一百位传教士来中国传授基督教义和西方科学。
在汉人幕僚的影响下,忽必烈有着开创“远迈汉唐”伟业的志向,但是他的志向却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