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部分 (3 / 5)

新罗方面则按照唐高宗诏书计划,以金品日、金文忠、金义服、金文品、金义光五军,从百济南部进发北上支援刘仁轨。金品日所部新罗部队在百济南方遭到鬼室福信伏击,被迫撤离,损失大量辎重。

从单纯的战事输赢角度来看,泗沘战事失利之后,僧人道琛与鬼室福信本该及时整合战略资源,维持局面,伺机待进,但战场上的失败进一步刺激了僧人道琛与鬼室福信的权力斗争。

高句丽则不顾警告和威慑,发重兵进攻新罗北部,试图牵制百济战区的唐军,时值6月。战事开始后,巨大陨石从天而降,坠落高句丽阵营,接着雷雨交加。高句丽统军将领恼音信、生偕等以为新罗有神人相助,只得狼狈撤军。新罗就这么十分侥幸地坚守住了北鄙。

由于唐军远征军主力已经撤回大陆,百济叛军实际控制了熊津江南段至白江流域的水路,唐军的有效活动半径被限制在泗沘、熊津等北方地域。而泗沘城又遭到合围,与熊津等军政要地的联系岌岌可危。

在朝鲜半岛上,新罗军除在战场上配合作战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担负唐军的后勤补给工作。泗沘城被围后,唐朝刘仁愿将军所部和新罗守军的补给不足。外围的新罗军攻击泗沘南侧军栅,斩杀百济叛军一千五百余人,方打通泗沘城的粮道。

百济战区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它直接影响唐朝在高句丽战区的未来走向。

公元661年(唐显庆六年)5月2日,大唐高宗以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以三组集团军为主力正式发动旨在灭亡高句丽割据政权的大规模战争。

高句丽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百济战区在此时不仅成为重要的补给路线,而且是否稳定,对高句丽战区影响甚大。

8月11日,苏定方在浿江(今大同江)大败高句丽军,开始对其都城平壤进行围攻。

与此同时,唐朝刘仁愿部和新罗军队则被鬼室福信叛军阻挡在在瓮山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境内),无法按期抵达高句丽对苏定方部进行军事支援。

此时百济战区敌我双方的实际作战力量基本持平,如果一方力量发生变化,百济走向乃至整个半岛的走向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6月,新罗国王金春秋去世,谥号“武烈王”,庙号“太宗”,太子金法敏继承大统,也就是历史上的新罗国高宗文武王。

金法敏即位之后,按照唐朝高宗皇帝的旨意,调遣新罗军与刘仁愿部会合进攻高句丽。新罗方面军与刘仁愿所部唐军在今天的韩国京畿道利川市会师。一周之后,即7月24日,日本齐明天皇在朝仓宫去世,中大兄“素服称制”,是为天智天皇。

七 日本在忙什么(5)

9月,天智天皇在日本长津宫授予流亡日本的旧百济王子扶余丰“织冠”阶,并将一名日本贵族女子许配与他,正式册立扶余丰为“百济王”。同时下诏命令日军五千余人、乘船一百七十艘,护送扶余丰回到百济旧地。日本正式出兵百济。

这也是日本第一批派遣军。决心参战的大和朝廷倾其国力,支援事实上已经不存在的百济国大批战争物资——十万支矢、五百斤丝、一千斤棉、一千端布、一千张韦、三千斗稻种。

而在此之前的公元658年(日本齐明天皇四年)4月,由阿倍比罗夫将军率舰船一百八十余艘向今秋田、能代一带进攻,后又推进到渡岛附近(日本北海道东南端)。第二年3月,进攻桧山,占领大片土地,同时设立地方政府、建立军事基地,以备迎击虾夷势力的反攻。这场战争使得大和政权拥有了北海道的大部分地区。到这一时期,阿倍家族已经有七十年经略北部边境的历史,阿倍比罗夫也是当时日本著名的水军大将和外交名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