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8部分 (1 / 4)

“对啊,说说,我们也参考一下。”有人开头了,其他人都积极的很。

这种事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遇到的,大家对外企的条件也都好奇的很。

常世辉亦是不自然的笑道:“就是,给给我们说说你拒绝了多少钱?”

“不是我要拒绝,是他们没诚意。”杨锐解释了一句,接着又道:“最后开价是一万两千美元,再想往高谈,也谈不下去了。”

“一万两千……美元……”这个数字,是常世辉设想的金额的小十倍,最难得的是美元。

美元和人民币的官方兑换比是很低的,往往一美元在银行只能兑换成两三块钱。

但是,与银行一墙之隔的黑市里,美元兑人民币,却往往能有七倍八倍的差距。

这个兑换差,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林学院的老教授亦是傻眼了,问:“一万两千美元,为什么不答应!”

他简直有点生气的样子。

杨锐只好解释国外云云,奈何老教授全然不听,几乎是垂首顿足的道:“你说你有多浪费,一万两千美元,要做多少东西啊。”

杨锐喏喏点头,基本是老教授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大巴车里的人一看,呦呵,还挺尊重老同志的……不过,大部分更在为一万两千美元喘气。

常世辉忍不住问:“你想要多少?一万二还不同意。”

“我也说不上,不过,一万二太贱卖了。”杨锐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道:“我现在的经费有空闲,正好可以做一个新实验,写写论文什么的,你们那边要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给我啊。”

常世辉恨不得给杨锐的“贱卖”吐口唾沫,然而,谈话的主导权,早就落到了杨锐头上。

与杨锐合写论文,对大巴车里的先生们来说,还真有点感兴趣。

杨锐现在差不多已是jmc大批量组刷的程度了,而这样的论文,哪怕是第二作者,对大部分的学校和研究机构也有诱惑力。

杨锐一边聊天一边记录大家的联系方式,现在没有网络,想扩展社交圈,想拓展科研圈子,一半靠聊天,一半靠写信。

不过,比起努力拍电报的舍伍德来说,抄写一点联系方式什么的,实在算不得工作。

……

第509章 找合作

一次前往可口可乐的参观,还真的激起了杨锐做项目的**。

杨锐精心的选择着合作者。

他脑海中的资料太多太多了,不光有单本的论文,还有大部头的专著,那别说是一个人做,就是十万个人做,做一辈子也是做不完的,更何况,这些资料都有年限,到期不做,实属浪费。

常世辉首先被排除了,中粮下属几个研究所的研究员也被排除了,现在的行政关系是强关系,官方的影响力巨大,如果项目做到一半被官员喊停,那真是让人想对狗做一些不人道的事。

杨锐细细的翻着自己薄薄的通讯录。

后世人有手机,有qq,有微信,大约已经将笔记本式的通讯录彻底放弃了。

但在80年代,巴掌大的笔记本,是人手必备的。

亲朋好友,故交旧时的联系方式,都要认真的记录在本子上,否则,真的会失去联络。

而且,不像是以后的人,经常只记一个电话号码,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单位名称,找到单位,总能找到这个人,即使该人调走了,跟着档案,也总能寻到人,反而是电话号码不够妥帖,因为都是座机,电信局脑袋抽抽一下,或者单位的领导脑袋抽抽一下,就没用了。

一辆大巴车上几十号人,半数以上来自北京各大农林渔牧系列的研究所,许多名号都是杨锐第一次听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